“一瞬即永恒,一念即永恒,当下即永恒。”相比于旷日持久的平凡,我更热衷于昙花一现的美丽。若不曾起舞,便是对生命的辜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着我们所能看到的事物,很少留意那些微小而神秘的存在。而当我们用心去感受、去触摸它们时,会发现自身与其存在着无法言喻的联系。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寿命极短,如同流星划过夜空一般,转瞬即逝,却又在世间留下了永恒的痕迹。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之美并不是单一和局限的——恰如小小蜉蝣之美,在于它轻柔曼妙的舞姿,更在它短暂却又无比绚烂的生命。在这个广袤的宇宙中,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意义。它们以各种方式存在着,激发出我们探索自然的欲望,给予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一往无前的勇气。
一瞬即永恒。热爱生命,在经历蜕变后,与灵魂共振,孤注一掷只为绽放。枯木旱久,一朝逢霖,自要挣扎生叶,立脊固根。而万籁无惧此间息寂,因熹微既至,便可窥见盛世明音。生命赐予我们勇气,将一切沮丧诛除殆尽。“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昙花一现的美丽又何尝不是旷日持久的平凡所苦苦等待而来的呢?它不在于时效性,而在于它具有力挽狂澜的力量。它是沉潜过后的涅槃,是转瞬即逝的惊艳,是永驻于心的永恒。而至于绽放之后——倘若你记得花开,那么花就不会枯萎。不足枯春,万籁何生?你的意识状态影响你的人生方向,决定你的人生是充满激情还是黯然失色,决定你是向上积极进取,抑或是向下随波逐流。活出自己的生命本真,才能真正谱写出不朽的灵魂华章。
一念即永恒。同情生命,在朝生暮死时,与深渊共舞,燃烧生命奏下绝唱。“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光阴稍纵即逝,一生只在俯仰之间,或许蜉蝣自己并不在意生命的长短,只希望寸寸光阴能称心如意。然后从晨光熹微到烈日高悬,再到夕阳西下,它的朝露浮生又会成为谁的轮回之始呢?正所谓“朝闻道夕可死矣”,即便朝生暮死,也要“衣冠楚楚”。看似是缺憾,却有一种别样的留白,成就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美。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缺憾,才会让这趟旅程如此“圆满”。
青鬓转白,是美人心事;化蝶入梦,乃庄周思虑。何故执着于名缰利锁?何故沉迷于长盛不衰?你若问我名姓,不管是青松白石,还是雪暮秋夕,任你称呼;你若问我住处,山留哑樵、水留钓叟,只留一间柴屋给我便是。我请那鹿来看家,猿来守宅。你若读倦了诗书,且看那日月给你掌读山川,哪里有读倦的道理?你若看倦了风物,且听那自然舒活筋骨的脆响,有世间万籁做你心灵的应和,哪里有看倦的时候?
生命是一首诗,思索、倾听着支配个体与共同体的元规则,书写着我们心底的情感和思考;抑或是是一片大海,可以像狂想曲一般激情澎湃,也可以像抒情诗一样柔情似水,包容了无数的涟漪和波澜。每一个字词都散发出着独特的韵味,共同构成了宏大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深度和力量。无论是喜悦还是忧伤,其中蕴含的每一种情感都像是一串琴弦,被生命的旋律所撩动。正如泰戈尔在《飞鸟集》中所说:“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理想信念的追求,而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便是来创造价值。
当下即永恒。感怀生命,在琐碎庸常中,与万物共生,逐梦千里不负韶华。“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许多人因急于寻求答案而时常忘记感受眼前的事物,用细密轻浅的皱纹书写着对未来的焦虑,使其自身如同一片片纷飞落叶,在空中不断地飘荡、翻滚、颤抖过后委顿于地,惶惶不得终日;但亦有少数人始终专注于当下,坚持对生命整体的自觉思考——他们把握着内心的既定航程,路过困顿怀疑,路过世俗功利;路过爱与不爱,路过孑然浮生……怀抱着敬畏之心去感受这鲜活的世间万物,便会悄然发觉:我们所度过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从一粒沙见一世界,从一朵花见一天堂,你手握无垠,永恒只在须臾之间。”无论是漫步乡野时与晚风耳鬓厮磨,还是遨游江海时与清风对酌言欢,只要我们心怀爱意、充满热情,与明月共饮,与青山相拥。即使只是刹那的瞬间,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无限的可能。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如今,社会上有很多青年的生活是“佛系”,情绪是“丧”,姿势是“葛优躺”,在本该迎着朝阳去全力以赴地追寻理想的韶华时光里空虚度日。唯有把握当下,为了心中的梦想朝乾夕惕,不畏前方的山重水复,不惧道路的坎坷崎屹,纵使命肖蚍蜉,依然能铸其风骨。“身若微芥,心怀须弥。”始终怀抱“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初心,“守得云开见月明”,方能破茧成蝶。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世间万物不论大小,都应有所“待”。没有人能活在绝对的确定性之中,人难以为了生命本身而维持生命。得意时,海阔天空任我翱翔;失意时,潦倒落寞无人问津。然而人世间的是是非非,不在于物,而在于我。心之忧矣,无济于事。既然我们无法左右明天,那就在平静坦然的心境中,将万物等齐,与天地归一,在生命中的每时每刻都负责任地过好当下,去做无往不适的自己。“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踏千山又涉万水,寻求人生意义,便能在任何境地都可以做到宠辱偕忘,泰然自若,真正地做到“齐物”。
一审 隋佳
二审 汪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