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曾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而当我带着对这句话的思考阅读《百年孤独》一书时,更加体会到了“孤独”一词的浓烈、醇厚。《百年孤独》一书中描述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子孙七代的故事,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欲望与孤独,生命的延续看似一条永不回头的长河,实则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尽管有着惊人的相似,但最终都将回到原点。故事明明可以只写三代人,却写了七代,正好写足百年,这样能更好地将百年的孤独感展示得更为悠远沉重。
孤独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而我偏向于把它理解为“精神层面上无法得到的认同和交融的孤独感”。对于孤独,人们更多的是持害怕的态度,最常见的解释会说:人是群体性动物,就像自然界中的大雁、蚂蚁、狼等等一样,主要以群体形式存在,离开了集体,单独的个体很难生存;还有人以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为例进行对比,认为群居动物必定会害怕孤独,而独居的动物喜欢孤独,所以流浪猫可以生存得很好,流浪狗却死得很快。这样的例子在动物世界中比比皆是。
事实上,在人类社会中,孤独更是一种常态。我们无论出生、成长、相爱,还是成功、失败,孤独都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对每个人而言,孤独是必经的修行,也是与自我相处的方式。活得孤独是常态,而享受孤独,是人生最好的姿态。
在地铁、公交车或是路上,偶尔会碰到几个戴着耳机低头走路的人们,他们或许是内向的、腼腆的、孤僻的,又或许是将自己热烈的情绪掩饰,但,他们一定是自由的。我始终认为,只有一个人存在的空间才是最自由的,那时候表现出来的,才是最真实的自己。耳机下的一隅,正是那一方小小的自由的空间。我也时常试着在戴上耳机后感受与世界短暂隔绝的滋味,听着耳机里传来的喜爱歌手的嗓音,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事物,思考人生的是与非,那是灵魂最自由的时刻。那时,我才意识到,总是戴上耳机的人们,不是奇怪更不是异类,而是他们独特地与自我共处的方式。
每个人都是孤独地出生,在这世间恍惚几十年,并不漫长的日子转眼就远去,然后再孤独地死去,我们应该坦然地接受这个事实。而孤独正如一日三餐,见证着我们一路成长,接受孤独、融入孤独、享受孤独,才能获取孤独这一情愫给予人类的最终真谛。实际上,任何孤独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精神思想的孤独。当我们精神有所依,思想有所靠,孤独对我们来说,何尝不是让我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修炼自己、提升自己,让我们在这一方幽静之地实现自我和本我的狂欢。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孤独,是让自己真正成为自己。
一审:杨宇涵
二审:陈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