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评+

青年文评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评 > 正文

银河渺渺璨人生,教育熠熠观百态

日期:2023-07-14 13:09浏览数:

上映于2019年的电影《银河补习班》是由邓超、俞白眉联合执导的教育类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名含冤入狱的工程师父亲马皓文在出狱后,对儿子马飞悉心教导,使其从厌学的差等生一跃考进年级前十的奇妙故事。电影情节横跨了小主人公马飞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历程,越过漫漫时光和浩浩宇宙,向观众传达出别具一格的教育观念。

将电影故事在脑海的幕布上铺展开来,从中撷取关于教育的启示,其中思想仿若点点萤火,微弱而有力地闪烁。正如其名,萤火之光也可化作浩瀚宇宙,马氏父子的教育故事映射出人性与美的璀璨银河。

拂去填鸭式教育的尘埃,灵魂共鸣需要用缤纷呼唤。苏格拉底有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影片设置了一所高压管理的优秀中学和一位古板严谨的教导主任,将其作为传统应试教育的制度象征。在电影制造的应试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观念的碰撞中,传统和创新上演了一场发人深省的戏剧冲突。先不论父亲马皓文的教育观念是否完全合理,当作为观众,可以看到影片中大考完的学生们站在教学楼的层层围栏边狂欢似地撕课本,漫天的纸屑如雪花白花花地落了一地,这一场景不禁让人反思:填鸭式教育的题海战术、惟分至上、紧密日程,究竟带来了什么?相较而言,在儿子马飞写不出作文时,马皓文选择了给儿子上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带儿子去野外,在微风吹拂、草香洋溢中感受自然的呼吸,汲取自然的灵感。这样“说走就走”的上课方式显然在现实中的可行性较低,但也向观众启示着,教育中应当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应当让原本天性活泼的孩子在重压下被调教成一味刷题、失去灵魂的升学机器,学校应当成为塑造人格、传递美好的精神花园,而不是机械化的流水线升学率工厂。

重组模式化教育的齿轮,课本知识需要用想象放飞。电影中,马飞的语文作文被老师打了零分,导致和年级前十的目标失之交臂,马皓文到教师办公室气冲冲地质问,说道:“选择题里只有ABCD四个选项,正确答案被设定为只有一个,作为家长和老师,不应该抹除孩子们创造其他答案的可能性。”这是一个比喻,在考试卷上,客观选择题可能只有唯一解;但教育不止考试,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指停留在教授知识的层面就此为止,教育应当是激励人、发展人、塑造人的桥梁,知识积累是跳板,最终到达的是心智成熟、能力增长、思维广袤、理性自我的彼岸。马飞的作文天马行空,显然和应试教育规定的作文模板相背离;但是不能就此抹杀和全盘否定。作文是主观性极强的创作活动,内容优劣见仁见智,要允许更多想象的存在;批改作文只是教育的一个侧面,全面来说,教育应该是一片浩淼的海洋,由无限知识汇聚的海水表面之下是具有各色人格思想的鱼儿汲取海洋营养自在游动,海水表面之上是延伸出无边空间的蓝天白云和宇宙苍穹,在这个由上到下的海洋世界,是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包容力在填补着斑斓色彩。

拨开打击式教育的阴霾,未来希冀需要用鼓励点燃。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但是雕琢玉石也要控制好力道和角度。看到儿子在学校的糟糕表现,马飞妈妈直说:“从小就笨”“就这样了,没救了”。作为妈妈,她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家庭教育中,她缺乏“相信”的力量。自己的能力不被妈妈信任,自己的目标不被妈妈信服,马飞很难不陷入自卑与怀疑的泥沼。而爸爸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每次只要马飞有一点点进步,哪怕再微不足道,爸爸都会不遗余力地夸奖他、赞美他,炽热真诚的爱熔化了马飞给自己建筑的心墙,心灵的花朵又重新盛放对理想对未来的憧憬。正如著名的教育原理“罗森塔尔效应”所发现的,积极美好的期望、暗示、赏识、赞美和鼓励是一种正向能量,哪怕和现实情况不全相契合,也能拥有激发人们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的精神力量。因此,在教育中,恰到好处的鼓励如春风化雨,有时会比拳拳到肉的批评更深入人心,润物无声。

诚然,作为一部商业电影《银河补习班》也存在人物设置过于刻板化、 心灵鸡汤式说教说服力不足等缺点,但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关于教育的蕴涵值得探讨和反思。卡尔·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无论是已经在岗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有志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者,都应当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亟待成形的璞玉,需要用赤忱热爱去勾勒,以真挚耐心去雕刻,让至诚信念去守护。



责编 曾伟杰 汤文辉


上一条:当我们在谈论“发疯”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下一条:我见明月应如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