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遇青峦水逢舟,梦至此处何须愁。”在漫天烟雨空蒙中掬一捧清水柔情,从盈盈杏花中探取一袖暗香,迷离醉倚着斜桥画舫,我得以欣赏江南这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淡雅柔情。
江南之美,美在其景,更在其韵。“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季春到访姑苏,恰逢一场烟雨。絮雨悄然坐于枝条上,使绵绵之景变得温婉缱绻,洇染出杏花的馥郁,羞赧而文雅。
我曾看过那七里山塘桥下的流觞曲水,也听过吴侬软语的吟唱。曾有多少韵雅风流墨色泼向了江南画舫,或是摇摆划桨,或是笛声悠扬。看小桥倒影醉卧于青苔边,枕河看流水人家风光中那杏花微雨所蕴藏着的江南温婉。“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当阳光洒下,湖面便水波潋滟,一如信笺里流淌的思念。我们于光影中望见的,是远方的湛蓝迷人,当岁月凝聚真实,看见的却是现实的回溯……它是清风与流云,是热烈与苍白,是心境微澜之中的时间推移。我用阳光酵酿出一坛杏花春醪,用雨泼墨,漓下一片宛若瑶池仙境的朦胧烟雨。
江南之美,美在人间烟火中。“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到访江南,便知苏州的诗意是浑然天成的,苏州的风雅是淳正洒脱的。“苏”即有鱼有米,富庶安康,“州”即上善若水,灵动温润。“吴侬软语,最是温柔。”江南人家所讲的话语是细腻委婉的,恰合江南情调。他们的生活,有着古韵雅致与风骨诗意。
我眼中的江南是山清水秀,无限风光。它时而不食人间烟火,时而亦是人间烟火。“扇里细妆将夜并,风前独舞共花荣。”江南风情似在一扇之间,不过在扇面的方寸之地,清远精巧,让我片刻间,便深感已然游历四时江南。“赐茶半碗迎宾客,略表真情略表心。”指尖如啄,叶芽如蕾,江南人民专注于采茶、制茶,只为与天时抢以此留住江南的春味,当情思落入杯盏,回味尤为清醇。“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江南的酒常由檽米经煮熟后发醇酿造,饮上一口,绵厚醇甜的酒味在喉间氤氲后暖彻心扉,一如匆匆岁月使陈酒愈发香醇,使情谊历久弥坚。
江南之美,美在诗情画意。“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前人写江南,以岁月酿酒,以思念研墨,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文字……或磅礴、或婉约、或质朴。它是重开白首的三十六陂春水,是断鸿声里被游子拍遍的栏杆;它是曲水流觞处那片隐逸的竹林,也是登之则心生去国怀乡之意的楼阁。“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梨花好似白雪一般,芬芳飘香满院。在这寂静的夜里,明月斜照帘帷,微光与黑夜相得益彰……在这细腻无言却满是离愁别绪的文字里,我终于得以邂逅文人笔下的水墨江南。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这里有历经千年犹存的府学和园林,有经百年风雨仍在的古桥和街巷,有像范仲淹、顾炎武这样的传统文人,以天下为己任;也有像唐伯虎、金圣叹这样的风流才子,妙笔生花。文学浸润下的江南,大抵是少年听雨的红烛罗帐,或是壮年听雨的江阔云低,抑或是鬓年听雨的安适僧庐。它既承载着文人墨客一生的悲欢离合、晴雨风雪,又如梦如幻、若即若离。
自江南归程回首,一切恍然如梦,梦里有烟岚云岫的淡雅幽远之景,也有江南水乡的清灵秀美之思。不变的是江南温润的雨水和满山青翠的春光。梦里不知身是客,且凭一晌贪欢。
一审 曾亚妮
二审 汪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