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评+

青年文评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评 > 正文

砥砺前行,敢于斗争

日期:2022-12-01 21:42浏览数:

说到《朝花夕拾》,想必大家都并不陌生。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的鲁迅先生的一部著名散文集。“朝花夕拾”意为“旧事重提”,因此文集大多反映的是鲁迅先生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整本书以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以及成长轨迹为线索,字里行间真切地流露出鲁迅先生对幼时的亲友,敬重的老师以及一同努力奋斗的革命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封建势力,封建文化的抨击和嘲讽。全书一共收录了十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每一篇都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全书中的第一篇《狗·猫·鼠》让我感触颇深。文章阐述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并且回击了“现代评论者”对作者的污蔑。幼时作者仇猫是因为他认为是猫杀害了自己的隐鼠。在证实猫并不是杀害隐鼠的凶手后,作者对猫依旧喜欢不起来。究其原因,是猫“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鲁迅先生文章的精妙之处在于表面上写的是自己对于猫的不满,实际上抨击的正是“现代评论派”的那些绅士们“谄媚的猫”式嘴脸。而文中作者对隐鼠的喜爱也侧面体现出作者对于弱小者的同情。鲁迅先生在这些生活细节中一点一点地唤醒中国人内心里顽强拼博、努力反抗的精神。

书中鲁迅先生的童年经历同样令我印象深刻。鲁迅先生的童年是快乐却充满束缚的。快乐,是因为他有关心,喜爱他的亲友。他的保姆“阿长”虽然谋死了他最爱的隐鼠,在睡觉时也总是摆出“大”字形睡姿,并且还强迫他做一些他不太喜欢的封建礼仪。但阿长却能够把迅哥随口一提的一句话记在心中,买到了鲁迅都难以买到的《山海经》。可见鲁迅与她之间深刻的情谊。同时,鲁迅童年时期的快乐还是因为他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百草园。那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孩子们可以在百草园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在冬天还可以捕鸟。百草园可以说是当时鲁迅童年的乐园。因此他的童年是快乐的,充实的。而充满束缚,是因为当他还没有尽情享受百草园的乐趣之时,他便被送去了三味书屋,开始了自己枯燥无聊的学习生活,只得偶尔苦中作乐。同时,充满束缚还体现在父亲在鲁迅去五猖会之前拦下他并且让他背诵《鉴略》,这使当天的五猖会变得索然无味。多年后回忆起也只有背书之事让其难以忘怀。不管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抑或是《五猖会》。文章字里行间都体现出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束缚。年轻的孩童应该是自由的,天真的,不受束缚的,充满阳光的,积极探索的。然而迂腐的封建制度却让孩童丧失了他们的天性。鲁迅先生的童年是幸运的,可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鲁迅先生今后并没有被封建制度所束缚,他提倡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然而,当时的人们又有几个能同鲁迅先生一般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呢?大多数的人们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都选择了妥协,当时封建制度在人们心中扎根,无数的人们因此浑浑噩噩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鲁迅先生回顾自己童年的这几篇文章表面上写的是天真浪漫的儿童与家长、老师之间的斗争。实则从侧面深刻地体现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制度、封建教育之间尖锐的矛盾。同时,鲁迅先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文章触动并且唤醒更多的人,让他们解放自己的天性,勇敢无畏地向封建势力作斗争,也渴望年轻一代的人们能够享受自己的童年。

书中鲁迅先生同样提及了自己青年时期求学之事。他青年时期,远赴日本学医,遇到了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无私的,伟大的。他不会因当时中国是弱国而瞧不起中国人。他讲课的目的是让医术能够传播至世界各地,让人们能够更少地经受病痛的磨难。因此藤野先生格外地关照鲁迅。下课后,藤野先生会让鲁迅将他的讲义拿给他看,并做出标注。这使鲁迅感激不已。然而恰恰因为如此,许多日本学生认为鲁迅科目能够通过是因为藤野先生在其讲义上泄露了题目。这件事说起来荒谬,但在当时的年代下却无怪日本人疑惑。当时的中国是弱国,在日本人眼中是“低能儿”。然而,最令人疑惑的是面对他国的打压与嘲讽,当时的中国人依旧愚钝不堪。甚至有些闲看犯人枪毙的人们,会如同日本人一样地喝彩。鲁迅先生这时意识到中国人需要医治的不仅仅是身体,更应该是心灵。当时的中国人麻木无知,愚昧懦弱。急需精神上的鞭策,心灵上的敲打。这也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渴望从根基上拯救中国人。若只医身体,社会同样是空洞的,迂腐的,死气沉沉的。而只有医治人们的心灵,中国人才能真正地从黑暗中走出来。只有解放中国人的思想,中国人才能真正自立自强。尽管被别国耻笑,中国人仍然应该一鼓作气,奋发向上。当时的中国人缺乏的正是这一点。倘若缺乏骨子里的自信,那么中国人将无药可医。事实上,当时的中国并不缺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与革命者。与鲁迅先生一同赴日本求学的范爱农便是。范爱农十分不满中国的旧社会,旧制度。他积极进取,追求革命,满腔热血地投入辛亥革命中。若干年后,鲁迅回国再次遇到范爱农,他们也因为思想上的共鸣而迅速成为好友。然而,作为一心追求革命的先进分子范爱农,在回国后又备受迫害,过的十分寒素。不久后,鲁迅先生便得知了范爱农先生失足落水的消息。没有人知道范爱农到底是有意选择轻生,抑或是真正失足落水。但当时那个社会背景,范爱农受不到任何的尊敬,甚至被人鄙夷。这对于踌躇满志的革命者来说无疑是痛心的打击。旧民主主义革命表面上解放了人们的生活,实则对解放人们的内心世界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帮助。鲁迅先生面对范爱农的突然离世,是痛心的,更是颇有感触的。他感受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想要真正将人们从水生火热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就必须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他的《范爱农》,不仅是为了怀念自己的故友范爱农,更是为了激励、唤醒沉睡中的中国人。当时已经有太多太多的同胞为了愚钝的社会而做出了牺牲。鲁迅先生不愿再看到更多的人做出无谓的牺牲。他认为自己理应站起来,为中华之崛起而奔走呼号。

《朝花夕拾》作为一本回忆录,鲁迅先生从多个方面的小事写起,从童年到青年,从上私塾学堂到赴日本求学。全书作者以炽热的感情和浓厚的笔墨展现出当时中国的社会人情与民俗文化。有欢笑,有喜悦,有愤怒,有无奈。其中更是深刻地嘲讽和抨击了守旧势力。同时用文字一点一滴地唤醒当时正在沉睡中的麻木不仁的中国人,希望人们能够以崭新的面貌迎难而上,共同抵御外敌。国难当头,鲁迅先生决定用文章拯救中国人。从思想上,精神上解开束缚在中国人身上的枷锁,因此他的《朝花夕拾》于所有中国人都有非常大的启示意义。尽管我们今天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我们仍然应该居安思危,并且学习鲁迅先生的情怀与心境,敢于斗争,砥砺前行,共同创造新的美好篇章。

一审 李紫涵

二审  朱铃


上一条:论少年气和耿直明理的结合

下一条:评论时,你真的了解真相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