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唐祯,教科院16级教育技术学,连续三年获综合奖学金,荣获“芙蓉学子·团队合作”奖、数学竞赛优胜奖与“利君·学业进步”奖。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在班级担任团协委员一职,曾任校团委创业实践中心的行政部总监、长沙市第一中学教育实习的副队长。致力科研,撰写核心论文《教育神经科学视域下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早期干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一篇,同时是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Internet+AI’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辅导的个性化方法的研究”的负责人。曾参与包括“大学生专业填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智能学情分析系统”在内的多项系统开发研究。现被保送到厦门大学。
生活不会一直都是波澜壮阔的画面,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一笔一划去勾勒它的琐碎悠长。唐祯的大学生活有着各种工作与学习的任务,忙碌而又充实。并且她总是善于从这忙碌且充实的生活中寻找细碎的波光,于这细碎波光间品味生命溪流溅起的潋滟时光。
【回忆往昔,忙碌生活亦多姿】
唐祯在大二时担任了班级的团协委员,而那时候班级里每月都需举办一次志愿者活动。出于对团协委员这份工作的责任,也加之对志愿者活动感兴趣,唐祯总是专心地策划活动。然而,无论策划多么的细致,在将策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候最是考验组织者的随机应变能力。幸好,有着强大应变能力的唐祯总能把每一次的小插曲化为跳动的音节,成为一段段班级建设乐章中惊艳的旋律。
在校团委创业实践中心工作的两年时光里,唐祯协助举办了很多活动,其中就包括“营销大赛”与“创业沙龙”等大型校级活动。举办一次大型活动既需要对活动进行详细策划,又需要去拉赞助、联系评委等,总会有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去做。作为一名有经验的协助活动举办者,唐祯知晓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进行有效地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是成功举办活动的基础。因而唐祯印象最深的也是一下课就跑去换班摆点宣传,和大家搬物资去办公室的画面。虽然这段日子很辛苦,但活动举办成功的喜悦足以冲刷疲惫。那种喜悦宛如一颗石子坠入水中漾起的层层涟漪,闪烁着令人心醉神迷的光芒。
【从事科研,努力踏实稳向前】
唐祯第一次参与科研的契机是在周炫余老师和邓勇老师的带领下加入了院里的教育人工智能实验室(ESAI)。在老师的指点下,小小的团体每天都有序地开展着研究。与实验室里其他的同学一样,那时的唐祯并没意识到自己是在做科研,只是纯粹地抱着学习知识并且锻炼自己的目的一头钻了进去。但是在与团队学习讨论以及和老师的每周交流汇报过程中,她发现自己仍有许多知识的盲区,也因此坚定了踏实学习的态度。自从踏入科研的世界,唐祯切身体会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研究进展,也都是经过长期地阅读文献,大量地做实验才能实现的。只有肯坐冷板凳,肯日复一日的重复单调,才能在科研学习中结出丰硕的成果。“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唐祯一直都是以勤奋踏实的态度在科研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当然,搞科研不只是需要勤奋,还需要捕捉灵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当时唐祯负责的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灵感就来自她曾经看到过的一篇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的论文。但是从灵感的获得到研究方案成型的这一过程需要仔细思考。唐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与团队成员进行了多次商讨,最终确立了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初中数学领域,从而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辅导的想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却发现之前的设想与计划在实际应用中无法起到很大的作用,于是根据相关从业者的经验对项目进行了调整。这也给了唐祯一些启发:很多时候理论和实践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进行科学研究不仅需要踏实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让理论历经实践的检验与洗礼。
【贵在坚持,学习兴趣两不误】
唐祯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日本动漫,再加上觉得日语好听,也就渐渐喜欢上了日语。进入大学,一年的日语课程加上不少的专业课与学生工作,唐祯经常会感到时间不够用。虽然会有挣扎与迷茫,但唐祯还是认为,在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就算工作学习真的很忙,也不应该直接放弃,而是要提高效率、拒绝拖延以兼顾学习和爱好。正是这样的想法,帮助唐祯度过了那些繁忙的日子。
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虽然会有风雨的阻挠,却驱不散内心的阳光。更何况,专业学习与兴趣爱好并不是绝对无关的两个维度。唐祯的专业是教育技术学,兴趣爱好是日语,于是她想到可以将两者联系起来,开发一个帮助人们学习日语的软件。如此一来,不仅能用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能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生活不是只有满地的鸡毛,还有诗与远方。再琐碎与平淡的时光总会有着精彩的瞬间,在最辛苦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挥毫泼墨,作诗一首。忙忙碌碌,踏踏实实,就这样一直坚持,坚持,再坚持,终能一笔一笔把平凡的岁月画成一幅灵动的长卷。铺陈着生活的底色,唐祯绘出的溪流浅唱低吟,波光潋滟,绵延不绝。
编辑 漆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