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张霖源,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担任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专攻美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研究与艺术批判,当代西方美学理论。曾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恋物/拜物的理论谱系及其文化批判研究”(18CZX069),于2019年入选湖南师范大学“世承人才计划”青年优秀人才。
你有过多少次抬头仰望夜空,细数那些有些支离破碎的一点一颗的星辰?有过多少次秉烛静候昙花盛开的那一刻,嘴角挂满了欣喜欢悦?我们又能尝得苏轼在月下起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尔”几分失落?又有多少次在余秋雨撰文述说自己苦恼于是否将那些籍籍无名的江南小镇录入书中,而我们对此一掠而过?我们的幸运是时代,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多书籍,倾听更多的音乐,视觉和听觉在这样的时代似乎发挥到了极致,但对美的感知也不似先前那般“掷石入湖,阵起涟漪”悸动的感觉。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始终对“美”保持着高度的敏锐和追寻,研究着自己私心偏爱的事物,而张霖源,在这样的人群中讲述着她与“美学”的故事。
【和机缘开玩笑】
什么是“美”,“美”在何处,如何去感知“美”?如果真的要争执辩论一番,恐怕就会陷入庄子“濠梁之辩”那般移情而辩。也或许像老子“大象无形”那样晦涩难懂。
本科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的张霖源也曾对“美”产生过深深的思考,在一次课堂上,一位享誉盛名受人尊重的教授给他们讲“美”这个概念,张霖源记录了大半页纸都没有理解“美”是个什么东西,这引起了张霖源浓厚的兴趣和疑问,可惜当时学校并没有开设美学,记录的笔记也只能蛰伏在她的心底,作为她在大学的一部小插曲,唤醒她对“美”的追求。
她和机缘开了个玩笑,命运便趁机下了套。临近考研的张霖源在选择专业的时,于某日的书架前,她在心里默念一个数,从左从右各抽一本书,哪本书看得下去就选择哪个专业,对“美”有些执念的张霖源放回了那本让她有些头疼的伦理学书籍而选择了《美学原理》,而那本《美学原理》,便成了她开始系统学习美学的序章。
如果说这是机缘巧合,倒更像是张霖源对“美”的不断追问, 假如自己对问题的回答都是照本宣科,那发问又有什么意义呢?
【和兴趣做科研】
来到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霖源曾有过一段迷茫期,美学研究似乎和她想得不太一样,对于大众文化的阐释分析有着一套自洽的逻辑,有时候用这样一种思辨的眼光去阅读、去欣赏,那其中的乐趣便减少了许多,仿佛做什么事都像是在做测验一样痛苦。
迷茫的张霖源便沉浸于阅读,会因为《穆斯林的葬礼》而特意跑到清真寺去游玩,也会跑到附近的清华北大去听课,以此来躲避美学。在阅读了大量建筑学、小说后,像是走出了象牙塔一样,她惊喜地发现她所阅读的一切似乎都可以归纳为美学的范畴,只要能找到足够的理论支撑,那么在学习中就可以将她私心所喜欢的一切都纳入自己学习研究的范围内。美学,给了她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充实。
在人大美学那种独特学习氛围熏陶下,张霖源慢慢对美学有了自己的理解——美学是一种追寻和等待的欲望表达。追寻和等待作为自己的真相,期待着作为自己的更多的可能性,在自由中保持自己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欲望度,在这样思辨和感性的交织刺激下有着更多的欣喜,有着更多感情上的投射,这样的学术研究才不觉得枯燥无味。
【和时间结成伴】
“你是对这个学术研究感兴趣,而不是为了工作而选择这门专业。”美学作为一门较为冷门的专业,就业率并没有特别理想,张霖源并没有像她许多同学一样在碰壁后选择转行去教公共课,她坚持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去教专业课。成为哲学系讲师的她依旧像学生时代那样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基于美学的自由性,她在课堂上总是推荐学生们一些影片,一些音乐……同时也会被同学们分享一些十分有意思的东西。她所期待的是学生们展开自己的思考,把自己所感兴趣的、所热爱的事物带进课堂一同研究探索,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去探索美,不做知识的权威者。
而似乎,遇到更多有意思的学生,被分享更多有意思的事物,和同学一起欣赏美,成为了张霖源她那有意思的日常的一部分。
美是一种感知,或许我们对她的理解林林总总有着不同的理解,即是如此,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她就够了,保持着对美的那份追求,保持着对美的敏锐的欲望,才会喟然惊觉,心中有爱,眼中有光。
编辑 漆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