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青衿芳华】房怡汐:积微成著,驭光而行

日期:2025-10-13 19:36浏览数:



人物简介:房怡汐,来自广东深圳,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2级本科生。专业排名为1/99,加权平均成绩为91.66。在校期间,曾担任院第47届学生会文化兼体育部第二负责人、2207班班长、2207班学习委员等多个职位,并均在学年末学生干部评议中获评优秀。获奖方面,2022-2023年,曾获校综合一等奖学金暨湖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称号;2023-2024年,曾获年度国家奖学金、校综合一等奖学金暨湖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称号、“寒假敲码,指尖温暖”编程活动校三等奖、作为队长带领球队获校篮球联赛女子组第五名并获优秀运动员称号、“百舸争流”大学生艺术作品创作比赛摄影组优秀奖;2024-2025年,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中南赛区初赛特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理论比赛成绩全国排位第二、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杨树达奖”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大赛一等奖、第十一届湖南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初赛特等奖。

(通讯员 潘佳美 郝子涵 曾佳)若将大学生活比作一场多维棋局,房怡汐无疑是那位同时落子学术、竞赛、文体、公益的棋手。她的成绩稳居专业第一,科研竞赛硕果累累,以队长身份带领球队斩获篮球联赛奖项,用镜头捕捉艺术瞬间,以志愿行动温暖他人——而这一切,始于一场出乎意料的调剂。从“被选择”到“主动热爱”,她用三年时间诠释了何为“全能”,却只轻描淡写:“只是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

【学术之峰:以高效为刃,劈开时间迷局】

“课上消化,期末聚焦”是房怡汐的学习方法。面对分析化学99分、物理化学98分的成绩单,她坦言从未熬夜苦读:“期末只需3-5天针对性复习。”她的秘诀在于在期末时针对重点内容整理笔记,在每一个重点的地方加上自己的理解:比如化工原理中提到的拉格朗日坐标系和欧拉坐标系,假如有一颗乒乓球从A点向B点运动,拉格朗日法就是在研究这颗球的运动轨迹,而欧拉法是在研究这颗球在到达运动轨迹上某点时的状态。她会尝试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理解生涩难懂的概念,这往往可以帮助她在期末复习时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在时间安排方面,她推荐期末周制定一个符合自身的学习计划,不需要非常细致但要让自己知道自己今天应该做什么、需要做多少,在执行1-2天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合理调整。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生活化比喻,清晰的时间表让她在化工原理等硬核课程的考试中游刃有余。

除了学校的考试,房怡汐的学术造诣也远超同龄人。全国化工实验大赛特等奖、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的背后,是她对团队角色的清醒认知:“不是领导者,但一定是全力以赴的队员。”在实验竞赛中,她深耕理论模拟;在设计竞赛中,她负责aspen的搭建以及动力学说明、反应器优化等工作。在团队中合作,她指出团队协作需要在工作开始前就做好可能从头再来心理准备。要知道,在设计竞赛过程中因为各项工作需要逐步开展,对每个人的工作速度和质量要求都很高,任何一个人的工作出现问题或者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都有可能拖慢整个作品的进度。因此,她认为每一位竞赛队员都要放平心态配合完成修改,同时,出问题的同学也要及时反思、调整并与其他队员保持沟通,不能让一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跨界之光:在文体与公益中寻找平衡

篮球场上的挥汗如雨、架子鼓前的节奏律动、镜头下的光影捕捉——这些看似与化工无关的爱好,恰是房怡汐调节压力的“秘密武器”。“压力大时,打一场球或唱几首歌就能重启状态。”她拒绝为刷综测而盲目参赛,只投身真正热爱的活动。摄影优秀奖、篮球联赛第五名、编程三等奖,皆是她“兴趣驱动”的自然成果。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房怡汐就是这样一位如“兰”般品行高尚的有为青年。100小时以上的志愿服务,是她与社会的温情对话的最佳诠释。大一时参与“守护童心”的志愿组织,她为白血病患儿讲故事、唱歌、写小卡片鼓励他们积极接受治疗,从“任务心态”转变为“主动共情”。“公益不是一次性的慈善,而是可持续的平等对话”,她感慨,“孩子们的笑脸让我相信微光亦有力量。”

【未来之梦:从“调剂生”到“科研追光者”】

房怡汐是踩线录取被调剂过来的,被调剂至化工专业时,房怡汐也曾犹豫是否转行,但是经过三年的学习,她逐渐喜欢上了化工这个学科。她认为,化工专业的选择性是非常多的,未来可以继续在化学、化工、材料、能源、环境、教育等领域深造,大到国防材料、医疗设备、智能芯片,小到平时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工脱不开关系,化工是必须发展也是非常有前景的产业,目前前沿研究已经在尝试与AI结合,建设AI赋能的智慧工厂,未来化工也一定会与更多学科完成学科交叉继续多方面发展,化工专业的毕业生不再只能进厂从事高危工作,而是有更多更好的机遇。

如今,她已坚定踏上科研之路。作为省级大创项目负责人,她带领团队攻坚近红外荧光探针合成,虽屡遭失败却通过更换保护基团最终突破瓶颈。下一步,她计划读完硕博后在高校或研究所继续进行科研工作,提及对自己的未来期望,她说到:“希望更自信、更包容,在理性与感性间找到平衡。”

房怡汐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六边形战士,但她也并非天生完美,正如她对自己的认知所言:“自己不是天赋型选手,只是愿意把每一步走稳。”而这份“稳”,终将托起她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一审:龚静宜

二审:李蓉


上一条:【青衿芳华】严瑾: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

下一条:【青衿芳华】沈奕聪:恒心攀书岳,湘语渡星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