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沈奕聪,男,中共预备党员,湖南师范大学2022级英语师范本科生,曾任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2023年作为团队第一负责人,参加湖南省第九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成果展示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校级特等奖,获湖南师范大学一等综合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称号;2024年个人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作为主讲人介绍湖南师范大学刘筠和刘少军院士的湖南故事,并在《留学为你来》节目播出,获第四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大学组华中、西南区区域阶段活动二等奖,作为副队长,所在三下乡队伍入选湖南省“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作为团队第一负责人参加第二届湖南省大学生“用英语讲好湖南故事”短视频大赛,荣获二等奖,2025年个人获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度“优秀班团干部奖学金”。
(通讯员 江婷 宋子仪)岳麓山下,书声琅琅处,沈奕聪的脚步声总是比旁人更沉一些,他以“恒心”为笔,以“担当”为墨,在青春的画卷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卓越篇章。从团支书到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从省级竞赛领奖台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的镜头前,他用行动诠释着“青衿芳华”的深意。
【恒心如炬:学业征途的攀登者】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这是沈奕聪的座右铭,也是他连续两年蝉联校一等奖学金与“三好学生”称号的秘诀。面对荣誉,他坦言:“第一次获奖是惊喜,第二次则是责任——既怕辜负期待,更怕停滞不前。”在英语(师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双重学业压力下,他始终以“恒心、虚心、耐心”为准则:课堂上专注梳理知识脉络,课后与老师探讨社会现象与理论的深层联系,甚至将周末时光悉数投入图书馆,只为攻克专业难点。“学习不仅是积累,更是思维的淬炼。”他如是总结。
2024年,沈奕聪以团队第一负责人的身份,带领作品《湘韵·匠心》斩获“第二届湖南省大学生用英语讲好湖南故事短视频大赛”二等奖。镜头中,他用流利的英语讲述湖南非遗技艺的传承故事,作品不仅登上省级领奖台,更被中国教育电视台《留学为你来》节目报道。“语言是桥梁,而我想做的,是让世界听见湖南的声音。”他目光坚定。
【担当如磐:学生工作的践行者】
作为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沈奕聪的日程总被填得满满当当。从2022级班级团支书到学院学生工作骨干,他带领团支部获评“校先进班集体”,个人更获“2024年度优秀项目干部奖学金”。谈及学生工作的心得,他笑道:“既要‘仰望星空’规划全局,也要‘脚踏实地’关注细节。”组织团日活动时,他会提前调研同学兴趣,将理论学习与实地参访结合;筹备学院大型活动时,他连续熬夜修改方案,只为呈现最佳效果。“学生工作教会我,责任不是负担,而是成长的契机。”
这份担当亦延伸至竞赛舞台。在“湖南省第九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生成果展示竞赛”中,他作为团队核心,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案例,最终夺得省级二等奖。“备赛时,我们反复推翻逻辑框架,甚至为一个小标题争论到凌晨。但正是这种‘较真’,让成果有了温度。”他回忆道。
【破茧成蝶:压力中淬炼的反思者】
荣誉背后,压力如影随形。大二时,繁重的课业与学生工作曾让他一度陷入焦虑。“那段时间,我把自己‘锁’在图书馆,直到情绪濒临崩溃。”后来,他摸索出独特的解压之道:夜跑时听风声掠过耳畔,与朋友聚餐畅谈,期末考后和同学高歌一曲……“压力需要释放,而非压抑。运动清空情绪,友情重燃斗志,这才是可持续的成长节奏。”
对于竞赛中的遗憾,他同样坦然。尽管多次斩获省级二等奖,他仍渴望在全国性舞台上突破自我。“‘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区域赛二等奖是激励,更是提醒——我的演讲感染力还需打磨。”如今,他每天清晨练习即兴演讲,反复分析获奖选手的视频,甚至将宿舍变为“模拟赛场”。“i人性格让我擅于自省,而自律让我相信,下一次会更好。”
【深耕致远:跨文化视野的开拓者】
选择英语专业,源于热爱与使命的交织。“高中时,英语是我的‘避风港’;而现在,它是连接世界的窗口。”三年学习让他跳出“应试英语”的窠臼,重新定义专业价值:在《世界文明概况》课上,他探索语言背后的文化基因;在师范技能训练中,他设计互动课堂,让语法知识“活”起来;在短视频创作中,他用英语诠释湖湘文化,让传统与现代碰撞火花。“语言学习者不应止步于‘工具人’,而要做文化的解码者与传播者。”
未来,他计划深耕英语教育领域,同时挑战“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赛。“我想成为学生心中的‘引路人’,就像曾经指引我的学长学姐一样。”从岳麓山到更广阔的天地,沈奕聪的步履始终从容。正如他所言:“卓越不是终点,而是终身学习的起点。心向璀璨,每一步都算数。”
“青矜之志,履践致远;芳华待灼,砥砺深耕。”沈奕聪的故事,是恒心与热爱的交响,更是当代青年与时代共鸣的注脚。他以墨为锚,在英语的潮汐中打捞文明的珍珠;以声为翼,于世界的回音壁叩响湖湘的脉搏。那些图书馆长明的灯火,终化作他眼底不灭的星河;竞赛场上淬炼的锋芒,已铸成丈量文化疆域的铁尺。当黄浦江的风掠过他手中的书页,人们知道——这个曾攀援岳麓青石的少年,正将湘音谱成世界的和声,而他的远方,永远比远方更远。
一审:王思彤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