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青衿芳华】杜诗宇:逐梦成诗,心宇澄明

日期:2025-04-27 16:07浏览数:







人物简介:杜诗宇,女,中共党员,湖南师范大学2020级物理学(师范)本科生。曾获2022年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讲课类一等奖,2024届省、校级优秀毕业生,连续三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三年获湖南师范大学一、二等综合奖学金,2023年“三书礼”优秀学生奖,湖南师范大学第十届大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2022年湖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家”竞赛二等奖,2022-2023年主持湖南师范大学师德创新实践项目结项,2021-2022年湖南师范大学百优共青团员,2021-2023年物电院优秀共产党员。现已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通讯员 李新月 陆翰铭 李一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学术与青春的漫漫长路上,总有追光者步履不停,杜诗宇便是这样一位探索者。即使前路扑朔迷离,她也总能静下心来沉着应对,而这份坚持终得回响,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在更辽阔的学术星河里,继续追寻宇宙深处的答案。

【星穹逐梦,学海扬帆】

“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杜诗宇却能在喧嚣中自辟一片宁静的天地,宿舍的方寸之间、图书馆的墨香长廊,都成为了她的“移动书房”,她深知学习从来不会受限于空间,这种“随处可栖”的学习状态,源自对碎片化时间的精准把控:她把轻松任务融入零散时间,将大块时间留给核心课业。“把简单任务填进时间缝隙,才能为深度思考腾出整块空间”,这样的时间安排方式造就了杜诗宇在学业上的挥洒自如、从容不迫。

漫漫求学路上,迷茫和徘徊自然无可避免,保研择校时,如何打破信息差成了摆在她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从专业实力、师资力量、专业就业前景等多个维度的分析,以及调研毕业生去向、积极向学长学姐取经、参与宣讲会等方式,她逐步梳理出了自己的目标,并最终锁定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天文学专业。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杜诗宇的求学之路,是诗与远方的交织,更是脚踏实地的奔赴,她坚信,这些岁月里的耕耘与坚持,终将在学术的苍穹中,凝结成熠熠生辉的星辰。

【扎根教育,薪火相传】

在保研经验分享方面,杜诗宇给出了极具操作性的建议。她特别强调“三个提前”:提前整理专业成绩单、竞赛获奖证书和科研论文,直观体现学术能力;提前规划科研项目、参与大创项目等,展现实践与探索潜力;提前联系意向导师,准备个人陈述、清晰表达学术兴趣和规划,以给导师良好的印象。对于那些同样想从教但缺乏一些勇气的学弟学妹们,她寄语道:“多参与教学实践,打磨授课技能;坚持阅读教育书籍,更新教学理念。别怕在课堂中试错,每一次反思都是成长。愿你们带着热爱走进教室,用知识与真诚点亮学生的未来!”这既是她对教育事业的诠释,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带着湖湘学子“吃得苦、耐得烦”的精神,在基础教育领域绽放独特的光彩。

“育人先育己”,在北师大攻读硕士期间她计划从两个方面重点提升自己的能力:一是夯实物理学科本体性知识,系统学习教育学和物理学课程论,扎实扩大知识储备;二是深入教学实践,通过教育实习积累一线经验,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她对未来的规划是回到基层中学任教,她说:“我想把北师大学到的前沿教育理念,与基层中学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我要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立志扎根基础教育,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贡献力量。作为一名物理学专业的党员,杜诗宇始终将自己的专业学习与青年的使命担当紧密结合。而担任学院党建小组学生组长的经历,则让她对“责任与机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说:“这份经历提升了我的组织协调与服务意识,加深了我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共产党员这一身份时刻提醒着杜诗宇肩负的使命,在科研、党建、学业和未来规划中,她始终践行着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相信这份由信仰凝结起来的力量,会把她送去更高、更远的地方。

如今,站在麓山脚下的杜诗宇,回望四年星霜,那些在宿舍里备课的夜晚,在教室里试课的练习,以及在讲台上播种的春秋,都化作了前行的底气。她将会牢记母校“仁爱精勤”的校训,在北京师范大学继续发光发热。愿杜诗宇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润物无声的教师行业中,也能展现出自己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审:王思彤

二审:李蓉


上一条:【青衿芳华】张雅婷:雅志凌云,婷立潮头

下一条:【青衿芳华】车怡颖:良习致远,赤心担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