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姚丁方,女,中共预备党员,来自2022级历史教育二班,湖南省怀化市人。获湖南师范大学2022-2023、2023-2024年度“三好学生”称号、2022-2023年校一等综合奖学金,2022-2023、2023-2024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22年获湖南师范大学第十七届读书节“一校一书”征文比赛三等奖;2023年获湖南师范大学第十八届读书节“一校一书”征文比赛二等奖;2023年担任新生军训教官,获“优秀教官”称号。2022年获第三届“新芽杯”新生演讲比赛二等奖、2022-2023年度五四团内评优“优秀学习尖子”。2024年获杨树达奖一等奖、校级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优胜奖、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乡间医人、医事、医史口述史调研项目”三等奖、第十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家史大赛一等奖。
(通讯员 覃舒淇 娄思米)“春风含笑拂面来,新芽破土志未改。”春日总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而姚丁方恰似明媚春光,为周遭带来无限温暖与活力。她既有春日的蓬勃朝气,又兼具青芽破土的坚韧品性——那是一种不畏风雨、向上生长的生命力量。在一次次历练中,她日渐沉淀出自信与刚强,也始终保持着如初春细雨般的温润情怀。
【不断探索,寻找新生】
文字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参加多次征文比赛后,姚丁方逐渐形成了对写作独到的感悟:“好的文字,源于阅读的积淀——在书页翻动间,写作的灵韵悄然生长;也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在细微处捕捉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更源于对世界的深情关切,让笔下的文字承载更厚重的温度。”
中学时,她便养成了记录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在大学时让她与文字结下更深的缘分。一次偶然,她在爷爷的柜子里翻出一册家谱,泛黄的纸页间流淌着岁月的痕迹。这份发现让她灵光一闪,随即参加了“第十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家史大赛”。她的作品以爷爷的生平为脉络,用真挚的笔触勾勒出一段平凡却动人的生命历程。
获奖的消息来得意外,当她把作品捧给家人时,爷爷的笑容比任何荣誉都更让她激动。那一刻,她真切地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它不仅能记录时光,更能连接心灵,传递温度。这份领悟,让她更加坚定地在文字的沃土上耕耘,并愿将这份收获播撒给更多的人。她的笔,不会停歇;她的故事,仍在书写。
挑战,是未知的迷雾,亦是成长的沃土。姚丁方性格娴静,却在大学军训中邂逅了一场别样的青春历练——烈日下的铿锵步伐、迷彩间的真挚情谊,都让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热血与蓬勃。尤其令她难忘的,是教官们严苛训练下掩藏的温暖关怀,这份触动在她心中悄然埋下一颗种子:她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传递者。
于是,她毅然加入学校自训队,并最终以教官的身份站在了2023级新生的训练场上。当她真正肩负起这份责任时,才深刻体会到,军训教官不仅要在口令声中完成国防教育的使命,更要以学长学姐的温情,为初入校园的学弟学妹们撑起一盏适应的明灯。
这段经历,让柔静的她淬炼出坚毅的底色——挺拔的军姿里藏着自律,嘹亮的口号中迸发自信。那些曾经令她忐忑的挑战,如今已化作面对未来的勇气;而那份接收过的温暖,也通过她的双手,继续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姚丁方始终以探索者的姿态前行,纵使萤火微光,亦可照亮一方天地。她的脚步或许轻盈,却坚定地踏出属于自己的通途。
【无惧风雨,向阳而生】
姚丁方不愿囿于象牙塔的方寸天地,她始终以探索者的姿态主动拥抱世界的广阔。为锤炼自我、感知社会,她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
大一时参加的“瑶环瑜珥”暑期实践让她记忆犹新——团队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山区。崎岖的山路上,不熟悉地形的司机驾车颠簸前行。当大巴在陡坡急转时,车尾几乎悬空而起,失重感瞬间攫住了每个人的心脏。彼时作为队员的她,尚未完全理解带队学长学姐凝重的神色里暗含的忧虑。
直到大二时,当她以队长身份带领“矿世流丹,万古常新”实践团,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才真正压上肩头。此刻回望,她才读懂当年学长学姐紧蹙的眉头里,不仅是对行车安全的担忧,更是一份对团队安危的深切牵挂。作为队长不仅要为成员出行安全、生活起居负责,还要统筹兼顾实践活动,应对实践中所有问题。
回忆起第二次暑期实践,姚丁方的语气仍带着当时的紧迫感:“申报截止日期近在眼前,可我们团队还没有确定指导老师。短短一小时,我打遍了所有可能联系的老师电话,急得坐立不安。”就在希望渺茫之际,邸宏霆老师在了解情况后,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实践队得以顺利出发。
这段充满波折的调研之旅,最终结出了令人欣慰的硕果。姚丁方团队凭借翔实的口述报告斩获杨树达奖一等奖,其团队调研报告亦获校一等奖,邸老师也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项。但比这些更珍贵的,是他们在调研过程中深入社会后的感触——当了解到工人马新平爷爷及其他下岗工人的艰难处境时,社会的“冷”曾让他们心痛不已。然而,正是这份触动,更坚定了他们用内心的热忱温暖世界的决心。
这份善意在后续的口述史实践中收获了温暖的回应——李晓康爷爷将珍藏的朱砂赠予团队,这些细碎的红色晶体虽不起眼,却承载着老人最质朴的肯定;博物馆主任主动为他们开启档案室的绿通道,让历史的脉络在年轻人手中延续。每一次实践都如同一次淬炼,姚丁方在风雨中磨砺出更坚韧的品格。纵使前路荆棘遍布,她的步伐始终坚定如初,向着理想的光亮处稳步前行。
【自信向前,激励新芽】
在采访的最后,问及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时,她以三个同音的“yue”字,勾勒出一条动人的成长轨迹:
第一个“阅”是起点,首先要阅读自己,学会审视、认识自己,知道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并且明白心中所想,才能够明确方向、找到人生的目标,唯有完成这场向内的朝圣,才能找到通往星辰大海的航标。第二个“悦”是过程,这是一种与自我和解的智慧,是在风雨中依然能为自己撑伞的从容。既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独一无二,也要坦然接纳那些不够完美的章节。若有不甘,便以行动重写人生故事——这才是对生命最深的礼赞。第三个“越”是目标,它意味着一次次破茧成蝶的勇气,是不断拓展生命边界的决心。当积累足够的力量,就要勇敢地越过山丘,去探索未知的风景,让生命的可能性如烟花般绚烂绽放。
这三个饱含哲思的“yue”字,如同三颗璀璨的星辰,始终指引着姚丁方的征途。在奋斗的岁月里,她将每一份经历都酿成甘露,让热忱的火种照亮前路。她深信,只要循着内心的光明前行,不仅脚下的路会越走越宽广,沿途收获的温暖也终将汇成生命的春天。
一审:段如意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