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青衿芳华】贺远鹏:笃行致远,宏志如鹏

日期:2025-03-19 19:38浏览数:




人物简介:贺远鹏,男,中共预备党员,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22级学生。曾任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宣传部负责人、校十佳社团天文协会理事、班级团支书。连续两年获评校二等奖学金和校三好学生称号。2023年4月,获湖南师范大学“金点子”大学生创意大赛三等奖;2023年9月,组织班级“学雷锋”团日活动并获评校优秀团日活动;2024年3月,组织院红色论坛并获评校级优秀红色论坛称号;2024年5月,获湖南师范大学第十一届蓝田杯“青·巧声”配音大赛二等奖;2024年5月,获2023-2024学年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五四评优“十佳学生干部”称号。

(通讯员 魏永杰 黄珺彬 唐蕊)贺远鹏用创新形式传递思政与科学之光,从红色论坛到天文科普,以行动点亮他人;他用思考坚定方向,从自我探索到教育初心,以热爱书写青春。他相信,教育的意义在于点燃希望,知识的价值在于传递力量。在责任与热爱中,他步履不停,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鸿鹄立志,无愧担当】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贺远鹏谈及新时代青年党员的使命时,这句《论语》中的箴言被他反复提及。作为中共预备党员、班级团支书,他始终以行动诠释责任,用热忱点亮信仰。在他看来,“对自己负责是底线,对他人负责是境界,而对社会负责才是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

生于教师世家,贺远鹏自幼耳濡目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家训。大二暑期支教炎陵,面对简陋的教室,他效仿祖辈“一支粉笔写春秋”的坚守,手绘电路图讲解物理奥秘。当学生因基础薄弱面露困惑时,他牢记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诲,从生活现象切入知识内核。“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他引用叶圣陶的名言,眼神坚定,励志躬身而行。这段经历让他深刻领悟到教师的责任:“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正如他高中时在迷茫中被老师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激励,如今他也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自勉,立志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提灯人”。

在组织思政活动时,贺远鹏笃信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智慧。筹备红色论坛,他创新引入“青年说”微剧场,践行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的期许;策划学雷锋活动,他将岳麓山环保行与“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结合,让青年在躬身实践中体悟奉献之美;面对“大带小”团日模式的构想,他引用《诗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主张打破年级壁垒,整合资源打造沉浸式党史课堂。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李大钊的箴言被他写在笔记本扉页。无论是跨学院取经时的虚心求教,还是深夜修改策划案的执着,他都以行动诠释着鲁迅“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担当。正如他所说:“党员的身份不是勋章,而是冲锋号——要在别人犹豫时率先迈步,在困难面前主动扛旗。

从支教课堂上的粉笔灰,到团日活动中的欢声笑语,他始终相信,“责任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藏在生活里的选择题——每次多坚持一点,多用心一点,就能让周围变好一点点。”窗外的银杏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这朴素却真挚的答案。或许,担当从来不需要惊天动地,正如萤火汇聚成星河,平凡步履终将踏出时代的回响。

【星火传薪,巧筑心桥】

当问及如何将天文专业与科普教育相融合时,贺远鹏眼中泛起了星辰般的光芒。在担任天文协会理事期间,他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独创了将故事与科普巧妙结合的模式。每次讲解都像在孩子们心田播撒星火,让深奥的物理知识在童话般的叙事中生根发芽。“科学的全部就是由惊奇构成的。”他用爱因斯坦的名言、哥白尼日心说的革命性、伽利略凝视望远镜的故事,勾起一个个幼小心灵对天文的兴趣,期待这一颗颗小小的种子有一天能长成参天大树。

这种独特的科普理念源于他的双重生命体验。作为从题海战术中突围的“小镇做题家”,他深知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兴趣萌芽的艰难。他在天文望远镜中看到星河的瞬间,忽然领悟到“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震撼,以及“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壮怀。于是,他将协会工作视为教育事业的试验田,秉持“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治学态度,将一次次科普活动精心打磨,打开宇宙奥秘的万花筒,让少年们透过科学看见星辰大海的壮阔。

如今,这位星辰引路人、知识传递者已收获双重成长:在专业领域,他秉承钱学森“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的科研精神,将深奥的物理知识融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育人境界,他矢志回到家乡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造福一代又一代人。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时,他提到“君子之学,贵乎行”,希望将教育事业以更生动的形式开展,将知识以更灵活的方式传递,让未来的家乡学子不再被困于习题的框架,而是自在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规划有序,心向旷野

在被问及如何连续两年保持专业前茅并身兼数职时,贺远鹏分享了他的秘诀:“我是一个线性工作者,习惯用规划本详细安排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学生工作,并按照明确的优先级和流程逐一完成。”在闲暇之余,他通过正面冥想来稳定情绪,增强积极感受,以更佳的状态投入后续的学习与工作中。

贺远鹏用“哲学三问”总结了自己的大学生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关于“我是谁?”,他在大学中学会了如何定义自己的角色,并意识到角色会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演变。认识到这一点后,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对于“我从哪里来?”,他认为要正视自己的过去,不责备曾经的自己,也不沉溺于过去的得失。至于“我要到哪里去?”,贺远鹏计划在剩余的大学时光中继续扮演好学生的角色,并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谈及对学弟学妹的期望时,贺远鹏引用了《皮囊》中的一句话:“人生来就是折腾自己的。”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理解,人生并非一条狭窄的道路,而是一片无垠的旷野。他鼓励大家多尝试、多探索,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一审:段如意

二审:李蓉


上一条:【青衿芳华】陈淑娟:起于青萍之末,成于微澜之间

下一条:【青衿芳华】唐天:格物致知,点燃星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