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唐天,中共预备党员,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22级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现任院学生会主席,曾任院学生会权益维护部部长、2024级新生总班导、园丁筑梦社理事长、物理三班班长等职务。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加强中学生物理动手能力的互动实验视频》获省级立项;作为队员参与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 青春笃行”计划,获省级示范性队伍。个人曾获洋光优秀学生干部奖,校十佳学生会干部,优秀班导助理,校级综合奖学金,勤工助学优秀个人,“三好学生”称号,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通讯员 任思航 伍坤 杨皓麟)“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而是唤醒探索欲望的旅程。”对唐天而言,大学既是钻研物理规律的学术殿堂,也是践行教育初心的实践场地。当实验室里精密的数据曲线与乡村课堂上孩子们惊喜的欢呼声交织时,他更加确信:真正的教育应当扎根现实、贴近生活。从设计趣味物理实验到开发互动教学视频,从协调学生会事务到带队深入乡村支教,他始终将“知行合一”作为行动准则——唯有让知识走出课本、融入实践,才能点亮学生眼中的求知之光。
【格物致知,创新育人】
物理学教会人如何用逻辑解释世界,而创新实验课程让唐天找到了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作为创新创业项目《加强中学生物理动手能力的互动实验视频》的第二作者,在被问到有关乡村振兴项目时,唐天表示,学院开设的实验课程使得他萌生了投身教育实践的念头,而之后的“三下乡”活动为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会和平台。在2024年三下乡活动过程中,唐天与其队员们通过为当地学生讲授以创新实验为基础改进的趣味物理实验课程,激起了孩子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乡村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兴奋,让他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真正价值:“知识不该困于书本,而应融入生活。”经由此次活动,唐天深受启发和感触。“纸上得来终觉浅”,他积极付诸行动,作为队员参加了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开展乡村振兴教育活动,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他的一份热血和智慧。
【怀瑾握瑜,嘉言懿行】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唐天也热心为同学们提供帮助。作为2024级新生总班导,他总会在新生们需要时出现并积极提供帮助。身为学生会主席,他奉献挥洒自己的时间精力为全学院的学生服务。“学生工作是服务,更是成长。能同时兼任这么多的职务,不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也得益于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他分享道,“在进行学生工作时不能拖沓,要注重效率,努力在非学习时段尽快完成工作任务。”此外,唐天还分享了一个处理沟通工作时的黄金法则:“抓好关键,避免冗杂,谦卑有礼,拒绝情绪化。”这些经验不仅让他获评“校十佳学生会干部”,更让他明白——真正的领导力,源于对他人的尊重与对细节的掌控。
唐天在生活上也保持着一颗热忱的心。闲暇之时,唐天会约上同学好友酣畅淋漓地进行运动竞技,放松自己的身心。此外,他还热爱音乐。他爱好演奏架子鼓,在他眼中,不论是球拍迎上球的震动反馈,还是鼓棒接触鼓面所带来的打击感,都会让积累的学习和工作压力得到释放。这是忙碌生活之余的排遣,也是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兴在趣方逸,欢馀情未终。”唐天找到了自己的爱好,为自己的忙碌生活寻找了一味舒缓剂。
【熵增之中,有序成长】
当被问到如何用一个物理概念来比喻大学生活时,唐天选择了“熵增现象”。他说:“大学生活看似趋向表面‘无序’,实则内部‘有序’。在大学学习、工作、实践活动多线任务交织的‘无序’状态下,学会建立秩序、实行计划,就能实现自我价值。熵增虽指向无序,但个体可通过自我管理实现局部有序。”大学生活的确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各种课程、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交织在一起,很容易让人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唐天通过“熵增现象”来比喻这种状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在复杂的大学生活中建立自己秩序的重要性。“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秩序,方能在大学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在他获得的众多荣誉中,最令唐天欣喜的是大一获得的挑战杯奖项。虽然奖项等级不高,但这是他进入大学后第一次获得的学术类奖项。备赛过程中,他与小组成员各司其职,运用专业知识讨论议题的各种可能解答。在日夜搜集资料论文的那段时间里,他不仅提升了学术能力,还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挑战杯的备赛过程中,唐天经历了许多困难与挫折,但正是这些磨砺,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与从容。
从实验室到乡野课堂,从学生会事务到乡村教育,唐天始终以“知行合一”诠释青年党员的担当。他既是物理规律的探索者,也是教育创新的践行者,用趣味实验点燃求知火种,以躬身服务传递青春能量。面对大学生活的“熵增”挑战,他于多元身份中构建成长秩序,在实践沃土上播种理想。祝愿唐天永葆探索的炽热与奉献的澄澈,在知行合一的远征中抵达更广阔的星辰。
一审:段如意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