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评+

青年文评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评 > 正文

创作要一味追求格调吗?

日期:2023-06-08 13:41浏览数: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对楚王问》中的这段话,大概是最早的艺术鉴赏。或许在文章中,《阳春》与《下里》只不过是歌曲名,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在后人们大多认为曲高和寡才是文艺创作的“正统”。

据说在中文系,老师会对学生们说“这里不培养作家,这里培养文学研究者。”这话究竟带着几分自豪几分无奈只有老师们才能知道了。文学的赏析也似乎走向了一个奇怪的方向,越是晦涩的文字,往往能得到更高的评价,而一旦作者的文字被大众喜爱,“媚俗”的标签总是免不掉的。

我曾去艺术馆。大概是艺术细胞过少,对一张上下五五分,上方为白色的天空,下方为铁灰色的海水的照片看不出什么好来。包括一些拍卖价很高的抽象派绘画,一张画纸,涂满蓝色,总是不得欣赏的点在何处。反而格外欢喜一旁的印象派油画,其各个角度都有拍照,走远了还想着那副画。要说有什么好的,我也说不上来,只是几团颜色,离远了看像一个学生在伏案休息,窗外带有几点星光罢了。

同行的几位好友也大抵如此,见到那副抽象派的惊叹于它的价格,接下来便东飞伯劳西飞燕,并不在前反复赞叹。

想起我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从一开始的祭祀礼乐到宫廷乐府,再到文人之间的唱和,再到生活之语、戏台之语,最后落到说书人那一拍案上。在“鉴赏家们”看来也许是格调越来越低了吧,但对于劳动人民来说,能够理解创作者们的作品,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文艺批评的领域,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艺术的意义,并不是由创作者赋予的,而是由欣赏者赋予的。”换而言之,只有能被人欣赏的艺术,才会在欣赏者的精神世界中留下痕迹,才能产生价值。想来白居易应该是明白个中道理的,他的诗词被后人评价为如山东父老话农桑,句句实在,自然有白居易的道理,那便是做人人能懂的诗。

我想这个道理不会因为现与白居易隔了一千三百多年而改变,创作者只有贴近劳动人民,才能够创造出飞扬的作品,也才能够达到到“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到这,《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的高低也不必在争议了。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诗经》中窥见三千年前先民们的生活,却难以知晓数百年前那份格调高雅的作品。

又或者,我们可以参考周恩来总理在1961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只要人民爱好,就有价值。”


一审 隋佳

二审 汪甜甜


上一条:张鱼浣

下一条:走在光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