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书,一个文质彬彬又端正耿直的老先生仿佛出现在了眼前。作为中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四大传记之一的《苏东坡传》,以其生动的笔墨,记录下了苏轼传奇又跌宕的一生,让我们得以纵观苏东坡先生的生活史诗。
苏东坡,一代传奇才子,百世文化巨擘。一曲大江东去,两赋流传千古。在重文轻武的宋朝,苏东坡脱颖而出,他的诗词散文饱含意趣,又富含哲思,是情感与思想的统一体。遥想先生当年,舞文弄墨眺三江,豪言壮语射天狼,不惧鬓微霜!激扬豪迈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清新淡雅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人生哲思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诗文造化,后人难出其右!犹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不仅如此,他博学多才,于书画方面也颇具成就,其所书《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东坡,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黎民百姓的好朋友。当北宋赢得了西夏西藩战役的胜利时,百官庆贺,并提议借机议和之际,苏东坡却毅然上书宋哲宗,提出“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当王安石变法过程中暴露出种种弊端时,苏轼“如蝇在喉,不吐不快”,立刻提出反对,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其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精神令人敬仰。不随波逐流,不盲从误事,坚持实事求是,这便是苏东坡的为政原则。无论身居朝堂,还是处身江湖,苏东坡都不忘初心,心忧百姓,坚持实干兴邦。苏东坡先后被贬出任密州、徐州和湖州等地做地方官,做了一系列实事,修水井,杀蝗虫,抗洪水……造福当地的百姓。他所做之事正如他所说的“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苏东坡,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热爱生活的美食家。仕途上的风风雨雨,敌不过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随遇而安;逆境中的挫折磨难化不掉苏轼“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的审美机缘;黄州的贫困艰苦变不了苏轼“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悠然自得;惠州的贫困瘴气,改不了“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生趣盎然。苏氏之诗,犹如后事之师——当我沉于往事不可自拔时,苏诗励我: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当我临危而乱,遇挫而慌时,苏诗定我: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当我背起行囊, 远离家乡,徒然伤感时,苏诗慰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其中蕴含的智慧终不得一一列举!
苏东坡先生虽已经距离我们近千年了,但《苏东坡传》却整合出了先生的诗意人生和人格魅力,不仅是他于文学上的造诣令人赞不绝口,更有他为人处世之道令人感触至深。此传记使得他的精神更加鲜活地印在了我们心中。
一审 曾亚妮
二审 汪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