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评+

青年文评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评 > 正文

坂本龙一:终曲永恒

日期:2023-04-26 14:22浏览数:

坂本龙一,195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制作人、歌手、演员,因为是东京艺术大学的研究生,所以高桥辛宏称他为“教授”,之后这也成为他的粉丝称呼他的方式之一。各色的身份,各异的头衔栖居于一身,所谓才华横溢,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吧。我一直都知道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但也只停留在这层印象,真正促使我去了解他的契机,是在2020年。

2020年,永远都将是我们这代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年。人们居家隔离,实体经济发展受阻,电影院、实体书店陆续倒闭,人们的心也跟着新闻里变化的数字而跳动,我们好像听不见更多的声音。直到2020年的2月29日,在这个四年一遇的日子里,坂本龙一在快手以录播的形式进行了一场长达三十分钟的直播。

镜头里的坂本龙一在他狭窄的工作室里,用石头、武汉制造的吊钹与琴弦,为数百万中国观众进行了一场无序却又温暖独奏会。

我本期待着能在直播中听到教授用钢琴演奏一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期待他用钢琴再次撩拨起人类的情感,却只看完了一场诡异又祥和的直播。短暂的失落后,我开始好奇,坂本龙一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他想用这些声音传达些什么信息给我们呢?他那能够代替人的声音的音乐呢?他到底为什么会做出这么一场演奏呢?

为了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恶补了他的访谈和各种演奏会,看了他出演的电影,听了他所有的电影配乐,甚至一帧一帧去琢磨《坂本龙一:终曲》这部纪录电影。我尽我所能的去了解他,却仍然不能触及他真实想法的凤毛麟角,于是我换了个方向去看,一个残酷但对我剖析他却又极有帮助的东西出现了,那就是癌症。

坂本龙一一生中两次患上癌症,2014年确诊咽喉癌,2021年确诊直肠癌。面对癌症,他说“感觉好像开玩笑似的”,对于生与死与病痛与音乐理想的所有感受悄声揉进了那眼尾微微耷下,已有些年岁,却仍旧有少年明亮的眼里。在镜头前他无奈,他惊慌,他不知所措,而除了医生,这世上也没有再能帮助到他的人了。身前是刺骨的孤独,身后是无望的死亡,试着去想想这些感受,只是片刻就已经让人窒息,而他面对这一切他却仍然想活下去。

因为癌症,他越发意识到,人类在自然中的弱小,于是他的琴声不再只为人类发声,而是转身去拥抱自然。他在森林里敲击人类的遗弃物的声音,他在寒冷的极地里垂钓冰川融化的声音,最后用收集来的各种声音制作出了一场演奏会。

这场在纽约公园大道举办的演奏会极其私人,全球仅有200人参加,可谓是一票难求,能亲临现场的人都是非富即贵。在这场演奏会上,他抛去了传统的演奏方式,孤身一人在舞台上摆弄着一堆复杂的乐器,像是汇报研究成果一样的,用别样的方式将他对于生命、死亡、自然、人类的理解。在2020年的那场直播中,坂本龙一拿出的,就是这全世界仅对200人开放的演奏。他好像有很多很多东西想说,最后却把想说的话都萃进音乐里,用音乐与人共勉。

如果说过去坂本龙一的音乐是跨越国家与种族,使人们达成同步,那么现在就是同步的反面——异步。异步并不是离开了人,而是避开传统的规律与人形成异步,进而达成与自然的同步。死亡,最后回归自然,我想这是坂本龙一自己的释然。

其实从去年到今年,坂本龙一就好像写遗言似的发表了许多工作成果。我想他应该是在准备与这个世界说再见的意思,只是他看起来依旧很硬朗的样子,让我有一种他还能活很久的错觉,全然忘记了,癌细胞在一点点蚕食他的身躯。因此讣告一经发布,对我、对许多人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曾经有人问过坂本龙一,你想做的音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说:“一百年后还会被人们拿出来听的曲子,就是我想做的音乐。”虽然坂本龙一不认为一首曲子能有什么治愈人心的力量,但他相信音乐可以陪伴人们渡过苦难,因为生命有限,而灵魂永恒。


一审 曾亚妮

二审 汪甜甜


上一条:蒲公英的理想

下一条:她溺在水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