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评+

青年文评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评 > 正文

品读《围城》,百味人生

日期:2022-11-15 21:16浏览数:

近日拜读了钱钟书先生的著作《围城》,我的心中不禁喷涌出诸多的想法。《围城》一书,表面讲的是方鸿渐等人的情感纠纷,但在这风花雪月背后,该书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塑造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群像,极具讽刺意味。

读完《围城》,最先想到的就是人断然不能如方鸿渐一般软弱无能,优柔寡断。他原是学中文的,却在其未来丈人的帮助下留洋深造,可见其缺乏主见;他一面觉得博士文凭如亚当夏娃的叶子,却又购买假博士文凭以应付父亲与丈人,可见其立场之动摇;他告诉父亲对于他的文凭要低调,但当别人叫他“方博士”时,却又沉迷其中,忘乎所以,可见其爱慕虚荣;在爱情场上,他在唐晓芙与苏文纨间徘徊,最终错失真爱,逃避到与孙柔嘉的婚姻围城之中,可见其懦弱,缺乏担当。方鸿渐的性格注定他不会有一个好结局。当然,方鸿渐思想上善良正直,这是其为数不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从他身上,我感悟到为人行事应当果断决绝,有所见地,不可瞻前顾后而优柔寡断,有选择总比空着强。

《围城》明线线索是方与三位女主间的情感发展,这自然也引发了我对恋爱与婚姻的思考。书中,方鸿渐盲目追求爱情,孙柔嘉为爱情玩弄心机,苏文纨以物质标准衡量爱情,唐晓芙向往纯粹的爱情。除唐晓芙外,其他三位的结局都显然偏离了心中所想。而从他们的故事中,我得到了些许启发。追求爱情可以用一些小手段,这无可厚非,但不可如范小姐、苏小姐之流做出令人厌恶的举动。同时,追求爱情一定要有好眼光,不仅是家世,更要注重人品与自身的相性,断然不可马虎。至于婚姻,显然是与爱情不对等的。婚姻是两个人的事,维持下去的燃料是责任,情感反而并没有摆在首位。孙柔嘉如愿以偿与方鸿渐结婚,却以悲剧收场。可见,爱情并非无所不能,再强大的爱情想要修成正果也需要充足的物质基础。私以为,平等的地位是爱情长久的基础,充足的准备是步入婚姻的先决条件,双方的责任是白头偕老的战略物资。

通过对《围城》的深入思考,我逐渐看到书中所展现的社会面貌。当时的社会封建思想与民主开放思想并存,大都数文人思想矛盾,如方鸿渐一般沉醉于风花雪月,为生活奔波,缺乏信念。而三闾大学这一教书育人的学堂却充斥着尔虞我诈,未见几人有才有德,埋头干实事,以小见大,可以揣测出当时的社会生存竞争残酷,缺乏理性。纵观全书,社会是导致方鸿渐走向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方鸿渐怎么说也有着极好的口才,留洋的见识,不错的家境,以现在的眼光看,其至少能自力更生,乃至有所成就,但可惜他并未生活在现代,或者说思想仍然有所束缚。古时孟母三迁,淮南生橘淮北为枳,无一不证明环境的重要性,一颗好种子唯有在合适的环境中才能茁壮成长,人亦是如此。当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名利时,怎么会出现清廉的一代?当整个社会都沉醉于娱乐时,怎么会出现实干的一代?当整个社会都陷入迷茫时,怎么会出现有坚定的一代?社会向上,才能培育一代代向上的青年。

婚姻是一座围城,生活与社会又何尝不是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想出来,但殊不知,我们始终在现实的围城,难以进入理想的围城。与其去厌恶现实,幻想美好,让自己浑浑噩噩,不如坦然接受现实,放眼当下,乐观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实习编辑 朱铃 吴仪


上一条:潇湘梦遥

下一条:法律底线不容“爆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