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评+

青年文评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评 > 正文

人间已秋,诗词不朽

日期:2022-11-11 21:23浏览数:

我想写的秋,是年复一年的不变,是落日余晖,飘叶满地,伸手,却抓不住秋日的限定。我沿着时光的城墙慢慢地走,慢慢地走,却发现古人那些关于秋的独家记忆,关于雪山的崩塌,关于一座庞大花园的枯萎,也永远关于某种不朽的精神。

秋日依旧美好,得见水天一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孤鹜何能与落霞齐飞,里面蕴含着的是少年天才的凌云壮志;秋水与长天同为一色,那是秋日最好的恩赐。那一天,途经南昌,恰逢滕王阁修建完成,王勃浩浩洒洒地写下惊为天人的《滕王阁序》。落日余晖,秋日里最后的晚霞照耀在王勃的身上,影子拉得格外的长。他抬起头,看见了对其赞不绝口的阎爷,看见了对其竞相夸耀的人潮,那一刻他想起了少年时的平步青云,一篇《檄英王鸡文》让他从神坛坠落,回到人间。但那一刻,他依旧相信“穷且意坚,不坠青云之志”。那是他生命里最高光的时刻,至今仍为千古绝唱的时刻。那一年的秋天,《滕王阁序》轰然出世。第二年,天妒英才,撑着小船的少年天才永远消失在海面。但那个秋天里的美好,今人依旧记得。

秋日或许悲凉,炽热山河不改。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天,对“最伟大的诗人”、“一代诗圣”杜甫而言,却不那么友好。那一年的杜甫,饥寒交迫,衣不蔽体。这个有着最美好、最伟大品质的诗人,却找不到一个栖居之地。四处辗转,他终于来到浣花溪旁,盖起了一座茅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言“杜甫草堂”。可谁曾想到,公元761年的八月,那个寂寥萧瑟的秋天,一场倾盆大雨忽然而至,看着冷得直打颤的幼儿,破败的草房,巨大的悲伤涌上心头。恍惚间,他突然想起,摇摇欲坠的山河,流离失所的百姓,自己那些未曾来得及实现的家国梦,只留得一生叹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多少欲言又止,多少哀而不得,只得化作云烟,久久飘浮,却久久不散。可谁能想到,凄凉苦涩的《登高》与气势磅礴的《望岳》竟都出自杜甫之手。少年意气风发,裘马轻狂,游遍人间;人至夕阳,却只能孤唱“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很难想象,杜甫经历多少人间疾苦,但有些东西亘古不变: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碧血丹心,是那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诗人杜甫。

秋日虽存苦涩,只管凌云而上。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的《秋词》一改以往秋日的悲戚苦涩,诗中所写全为秋日的昂扬美好,以及刘禹锡对秋的欢喜。可真的没有委屈吗?此诗是刘禹锡在经历了著名的“八司马事件”,被贬朗州后所写。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回到属于他的年代,我们所见的将是落叶纷纷,是夕阳西下,是悲从中来,而他眼里唯“晴空一鹤排云上”,诗兴大发,故作“便引诗情到碧霄”,传诵千古。刘禹锡发自内心的那份乐观,值得今人永远学习。

四季流转,秋天依旧在那。可无数个苦涩的秋日,见证了多少诗人的悲凉。“史家不幸诗家幸” “天以百凶成一词人,从来不是空穴来风。跨越冰冷的年轮,流传千古的诗词,惊艳了人间。那份诗词里的温度,跨越千年,只增不减。

或许我眼里的秋,与古人眼里的秋,相差无几。

超越时空,共赏水天一色,秋风怒号,晴鹤直上,领略不朽。


实习编辑 汪甜甜 刘佳颐


上一条:

下一条:寻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