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评+

青年文评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评 > 正文

扎根故乡的土壤

日期:2022-11-11 20:55浏览数:

“Lord I’m one Lord I’m two Lord I’m three Lord I’m four,Lord I’m five hundred from home……”

告别了楼栋外的车水马龙,庸庸碌碌一天又是一天,午夜里一首悠扬的歌抚慰着疲倦的身心,相隔数百公里的小城镇才慢慢悠悠地从记忆深处明晰出来。

并不像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蒲公英,种子成熟了以后飘向远方,我与故土之间无形中仿佛一直有着莫名的羁绊,哪怕相隔再远,她总是牵扯着我——就像风筝的线一样,让我不在动荡的风声里走失。

这种征兆早已在我很稚嫩的时候表现出来。我幼时曾经有过一个能改变我人生的受教育机会——刚准备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专程把我从故乡偏僻的小村庄里接到他们工作的大城市上学——但我显然没有好好把握。那时候我还不懂城乡发展差距、教育资源分布、人生发展规划等等,我只知道:这座城市是干净无暇的,摔在地上,爬起来以后身上也不会沾满泥土;午饭之后,老师统一发给其他同学的牛奶和妈妈给我带的牛奶不一样;晚上去舅妈家玩,如果没有提前电话联系,只能坐在黑漆漆的台阶上等,透过霓虹灯可以看到邻居家的门总是紧闭的……这一切都让年幼的我感到不安,我小声地和妈妈说想家,妈妈总是皱着眉回答“这里就是家”“你不懂享福啊”……于是,我开始沉默、厌学、装病,就像从土壤里拔出来的野草,失去了原本的生机。当然,没过完一个学期,我还是被父母送回了老家——像个战败的逃兵。

初三那年,在我完成了整个初中的学业并考入县里最优质的高中以后,我们举家搬进了县城的新家。新家是很好的,饿了下楼就能买到烧烤、牛肉粉、炒饭,晚上出门不用带手电筒,去集市商场不用坐车……但是高中学校的夏令营在我来到这边的第三天就开始了,我又背上行囊独自前往那栋威严的建筑,里面全是陌生的、阳光的、热情的面孔,他们会用45秒拼好魔方,会谈论影城新上映的电影,会用各种乐器演奏流行音乐,也会用三种方法解开我没写出来的数学压轴题……我在这样的地方待了半个月以后,一放假便不顾家人的阻拦,买下回老家的车票——逃离的样子一如当年。我一个人在颓败的老房子里住了三天,似乎有什么发生了质变,故乡依旧是故乡,但也不再是那个故乡了。

后来,我考上了省会城市的大学,拖着箱子,坐着绿皮火车来到现在的地方。在繁华的都市里,我不再嚷嚷着要回小山村,似乎对住了三年的县城也没有太多眷恋,一切似乎变得淡漠。我习惯了干干净净的街道,喝不同口味的奶茶,出去玩会提前电联商家确认行程……我仿佛和周围人一样,变成了这座城市的一份子。但我依旧不懂凌晨两点才是解放西的开始,科研竞赛要从大一开始准备,会做饭不算拿得出手的技能……这些又时常让我觉得自己是如此格格不入。我试图寻觅答案,将自己每天的行程表填满,努力加快步伐,去探索似是而非的真相。这样无厘头的忙碌和固执时常让我心力憔悴、晕头转向,好几次在黑夜里、在心底无声哀嚎,直至脱力。去年五一劳动节,看着空荡荡的寝室,我临时起意当场定了回家的车票,背上包就直奔南站。到家的时候天将黑未黑,我得双脚再次踏在这片不那么平整的土地上,看着灯光熹微的小县城,莫名地感到一股动力自脚底升起。

而现在,拉上床帘,我躺在这不足两立方米的空间里,辗转反侧难以入梦,在凌晨一点细数着自己二十年的过往,难以入那理想的、丰满的梦……或许下一次回来的时候,我应该用玻璃瓶带上一捧故乡的黄土。

“Not a shirt on my back Not a penny to my name Lord I can’t go back home this a way……”


实习编辑 汪甜甜 刘佳颐


上一条:在长沙望向西雅图的天

下一条:唤醒洱海,遇见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