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李羽婷,预备党员,现已推免至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事诉讼法方向。本科期间曾任法学院院团委发展部副部长、法协会理事。本科期间曾获2023年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一等奖、最佳检方律师书状奖、“检方律师十佳辩手(担任队长和庭辩员)”称号,2022年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二等奖(担任庭辩员),2021年湖南师范大学第四届“麓山杯”模拟法庭竞赛诉讼能力团体一等奖,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2021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校级二等奖,2021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校级三等奖,闻胜实践奖,连续三年获得校综合奖学金一等奖;曾获评湖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百优共青团员”、“五·四评优先进创新创业标兵”等称号;主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
(通讯员 李晗羽 谷晓露 乔羽)天空中几片轻盈的云飘着,在山间落下一场夏末的雨,清脆的,潮湿的。她心里也渐渐生出一片森林,那是热爱在生长。细碎的几缕风吹过,在竹林奏出一曲初秋的歌,低沉的,柔美的。她耳畔也不觉响起一阵笛音,那是执着在呼唤。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
在大学的旅程中,李羽婷已连续三年获得了校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这离不开她认真勤奋的学习态度。她分享了自己关于学习的心得体会:“就课内学习而言,上课认真听讲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同时也要做好预习和复习的工作。这里的预习不要求大家事先对教学内容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但至少要知道下节课学习的内容,如果能在课前发现自己不大明白或者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仔细地听老师讲解分析,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法学专业的热爱让她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现在许多学生无法将期末考试与全阶段学习联系起来,对于这个问题,李羽婷也有自己的见解:“对于课后的复习,目前市面上法考教材无论从内容的详略程度还是整体的体系性而言对我们来说都是很不错的资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做好巩固工作,不仅有助于准备期末考试,还可以帮助自己扎实法考基础。”抓住课堂之外的资源,何尝不是学生们需要提高的技能。如果同学们能利用好这些资源,那么无论是应对考试,还是丰富自己,都会有很可观的效果。
学习课内的书本知识是每个法学生入门的必要条件,不过单单凭借这些,还不足以应对今后的深造或就业的问题。李羽婷深知此道理,她说:“对于课外学习,我建议大家多读一些专著,可以是法学经典的著作,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宽自己的视野,增进对整个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梁文道先生曾说过:“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摄入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不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正是李羽婷能够顺利进入自己热爱的研究方向的原因。
谈到为什么选择民事诉讼法,李羽婷道出了自己的答案:“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虽然看起来会比实体法枯燥,但每一个程序和制度背后都有非常丰富的理论基础。譬如我们常常谈论的‘谁主张谁举证’,其背后就沉淀着证明责任这一深厚的理论土壤。”在选择了民事诉讼法那一刻,李羽婷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民事诉讼法是贴近生活的程序法,其中纷繁复杂的程序和制度只有静下心来体会,才能运用自如。“选择民事诉讼法,我觉得能更了解我国司法程序的运作,更接近现实的法律实务。”国家的司法制度对法律人有着十足的吸引力,李羽婷正是其中一员。她希望可以深入接触这一方面的知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发表几篇高质量的论文,画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羽婷在各类英语竞赛中也曾崭露头角,她直言自己并没有花费大量时间在英语上,提升英语的主要手段其实是阅读文献。“我认为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在把它和自己的专业结合之后,会发现英语为自己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可以通过阅读英文资料了解更多前沿的知识。”所以英语对于李羽婷来说,不仅是需要学习的课程,更是助她发展的工具。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
诗人苏轼曾这样描述青春:“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李羽婷在仅有一次的青春年华里全力以赴,点燃了奋斗的火焰,也酿出了香醇的茶。
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是她连续两年都参加并得奖的竞赛,这两次经历带给她的感受可谓难忘。“第一次参加比赛时心中更多的是紧张和不安,也经常因为压力太大而在内心默默‘抱怨’。不过在六个月的磨练中,我慢慢感受到了研究赛题的乐趣。”作为新人,与高手过招,得奖与否远远不及获得的进步和成长来得重要。二等奖的成绩好像在李羽婷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她不愿止步于此。回想起指导自己的两位教练,他们的无私奉献还历历在目,尚未弥补的遗憾仍摆放在书案一角……
“与其说是第二次参加比赛,不如说是在继续先前没有完成的旅程。”她就这样再次站在了赛场上,带着青年人的执念,换上了队长的身份,与队员们步步攀登。备赛过程中,李羽婷面对的困难十分多:国际刑法赛题涉及的争议问题往往和日常生活不是非常贴近;需要检索的文献案例浩如烟海;各种各样的观点层出不穷,要吸收整合这些观点,最后根据自己的立场构建逻辑框架,展开书状写作……面对这样的情形产生畏难情绪是很正常的,李羽婷望着面前的一座座高山,她做的决定是继续翻越。
持续近半年的备赛中,反复修正、推翻重来、熬夜通宵,都是准备书状的常态。“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没有经久不息的热情,很难做到持续地产出,也无法走到庭辩的最后一刻。”李羽婷道出了她能够一直在路上的原因:决心、毅力和热情。
“现在,我和小伙伴们也在努力探索下一年度的比赛,并尝试涉足一些新的领域。”新的征程再次开启,李羽婷也在不断创新,迈进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大门。对比赛越来越熟悉,她从中获得的领悟也越来越深刻:“我想不论未来会收获怎样的结果,竭尽所能地做好眼前能做的事,学会享受过程,这是模拟法庭给予我最宝贵的财富。”活在当下,忠于当下,享受当下,她已然在比赛中慢慢成熟起来。
【烟霞问讯 风月相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临近期末时,李羽婷有时也无法从准备书状等事务中抽身,看着身边的同学们都进入复习的轨道,挣扎和焦虑一天天将她围困。她告诉自己:“在面临多线程任务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合理安排时间,将自己的效率最大化,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应对大大小小的考验。”
平和的心态既能够调整李羽婷忙碌的生活,也能让她在高频率的模辩中不慌不乱,在面对法官穷追不舍的提问时,能够保持冷静,头脑清醒地回答问题。
压力是奋斗上升时期必须经历的考验,如何看待它又如何解决它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化解压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找到压力产生的根源,在知道是什么事情导致自己倍感压力后,就专注于解决这件事。一旦开始执行,就不会感到压力很大。”李羽婷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调整方法——不拖拉不犹豫,自己的任务尽快完成,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压力的进一步扩散。
“当然我也会找一些能够放松的活动,我比较喜欢一边听歌,一边从北院图书馆散步至南院宿舍。”享受难得放慢的时光,脚下步履轻盈,耳畔歌声萦绕,李羽婷用这样松弛的方式来缓冲自己。“空闲时会选择跳舞。跳舞的感觉就是‘痛并快乐着’。”汗水被肆意挥洒,舞步在自由飞扬,李羽婷也用这种快意的方式来发泄情绪,脚下是铿锵有力的踢踏声,镜子中是自信的笑脸。
“我认为理想的大学生活应该是精彩纷呈的。”虽然专业学习会占据大部分的时间,但是李羽婷明白总是活在书本的世界里也并不可取。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适当地参加校园活动,尝试丰富自己的社交网络,参与几段优质的实习,都是我们了解社会、走进社会的良好途径,也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大学是介于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掌握知识是基本的要求,但勇敢地展示自我也十分重要。
真诚、踏实、坚韧,李羽婷这三个形容词来描述未来的自己。她走在越来越宽阔的道路上,语调轻缓地颂出新诗,豪爽地饮下一杯又一杯未来递过的清酒。
一审:肖珏
二审: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