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方慧琳,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生,现已保送至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曾获湖南师范大学一等、二等综合奖学金,以及校“三好学生”、校“百优共青团干部”、院“优秀共青团干部”等称号;曾荣获“公关之星”策划三等奖,课外锻炼比赛校级优秀奖,防艾知识竞赛校级二等奖,世界水日节水海报设计大赛校级湖南师范大学课外锻炼优秀奖,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院级一等奖等。曾任学院团委青创部部长及朋辈辅导员。
(通讯员 陈茜 聂晨晨 周语琪)“世间最难之事,非知,乃行也。”诚如马克思所言,学以致用、躬身力行是可贵的政治品格和实践能力。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学与做、知与行的统一中开拓进取、笃行不怠,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政治世界里探寻真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
【深入专业学习 感悟政治魅力】
在刚刚步入大学时,方慧琳认为大学政治理论和高中政治别无两样。但随着课程的深入,专业知识的输入,尤其是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等专业课彻底打破方慧琳对政治的刻板印象,这使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政治的独特魅力。
课堂上,方慧琳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自由与平等、权力与国家、合法性与有效性、家庭与私有制等政治命题,个性化的思想不断碰撞,摩擦出多元的火花;课后,方慧琳在课外书籍的海洋中遨游,借助《理想国》《君主论》《论不平等》等书籍,与古今中外的哲人学者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她渐渐明白:世界上存在着一系列永恒的问题,但却并没有永恒的答案。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政治学带给方慧琳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思考,学会反思。在方慧琳眼里,政治学的思考绝不仅仅停留在课堂和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社团成员在何种程度上服从安排,这关乎自由选择;是否向街边乞丐给予施舍,这关乎正义与公平问题;参与班委竞选与投票,这关乎民主和权利的行使。可见,政治学既是一门“形而上”的学科,又表现出“形而下”的特性。政治学知识,俯拾即是。
对“政治学研究社会化”“政治学学科边界模糊”的说法,方慧琳表示,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政治学拥有多种分支和交叉学科属性,善于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又积极共享政治学的研究成果,给政治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研究视角。正是政治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方慧琳收获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视角,以及新的思维方式。
眼光、品味、境界,特别是开阔的思考格局,都是政治学专业给予方慧琳的慷慨馈赠,使她逐渐培养关注现实、尊重传统、崇尚理性、独立思考的人格倾向与人生态度。
【走进老年群体 关照社会现实】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也是广大学子深入社会的实践之道。2021年12月,方慧琳跟随老师一起深入岳麓区居民区,展开针对老年人的走访调查。
作为项目主要成员之一,方慧琳参与了此次走访活动的全过程。从走访前的选题确定、问卷设计、指标量化、提纲撰写,到期间的实地考察、当面访谈与问卷调查,再到后续的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工作,每一环节,每一项任务,全心全意投入是方慧琳的常态。
调查中最大的困难无疑是语言沟通。作为目标对象的老年群体,大多数使用本地方言,给没有方言基础的团队构成沟通障碍。团队的解决之道是寻求班上会长沙方言的本地同学,或者借助老年人家属作为沟通媒介。“普通话——长沙方言”的实时翻译为问卷调查的顺利进行涂上一层顺滑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研究为方慧琳深入社会提供了一个有利抓手。在此期间,方慧琳同老年群体谈心交流,与团队成员分析讨论,向指导老师请教发问,收获了课堂以外的知识,积攒了社会实践的经验,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从慌乱办事、服从任务的懵懂萌新,成长为条理清晰、组织分工、从容应对的负责人,方慧琳水到渠成的突破是厚积薄发的成果。
【多维挑战自我 丰富课外生活】
“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这是方慧琳心中学生工作最重要的初衷。无论是部门负责人,或是志愿者干事,只有知道自己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清楚自己的定位,才能做好这份工作。
当问及学生工作带来的收获时,方慧琳直言道,部门任职经历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从撰写策划到分配任务、举办活动,再到后续的活动总结、新闻发布等,各个部分环环相扣,方慧琳的的书写、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均得到了提升。各种突发情况还锻造了方慧琳的一颗“大心脏”,渐渐地培养了随机应变、遇事不慌,冷静思考的习惯。学习与工作冲突如何化解是大学的永恒话题。对于方慧琳而言,专一的院团委任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学习和工作的矛盾,两者往往实现“和平共处”的局面。少有的几次冲突,方慧琳也力求兼顾两方,遵循“紧急优先”原则,合理安排计划。
大学是青年步入社会的出发点,也是对青年各方面能力检验的预备场所。学生工作为方慧琳提供锻炼能力、施展才干的舞台,促使她顺利地从大学前的“考生人格”过渡到社会真正需要的“全面人格”,从而能够更好更快地在未来融入社会、收获快乐、全面发展。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是方慧琳秉持的人生信条。没有什么好害怕的,所有经历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变成让人生长的养料。
见习一审:曹彤
二审: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