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黄紫嫣,来自2020级文化产业管理班。曾任历文院青年传媒中心采编部副部长、食尚协会理事、省级大创项目负责人,现任班级青工委员。曾获2020-2021校一等奖学金及校三好学生、2021-2022校三等奖学金、五四评优“优秀学习尖子”。目前一篇独立一作论文已录用。
(通讯员 李欣然 胡心怡)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它都是荆棘与鲜花同在,有晴空,也有冷雨。不过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前途很远、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会有路。”纵使前路坎坷,迷雾重重,黄紫嫣始终微笑面对,向着阳光的方向野蛮生长,风雨不改凌云志,振衣濯足展襟怀,花会沿途盛开,她以后的路也是。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
在黄紫嫣看来,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变长了,可以自己安排自己想做的事;其次,作业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老师布置的作业更具创造性,需要通过网络或图书去查阅资料才能完成;最后,需要更多地自己去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不是完全依靠老师讲解。正如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所说:“在中学里,他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很显然,黄紫嫣很好地完成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换,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大学生。问及方法,她提到:“要完成心态上的转变,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除了学习,可以更多地去做我们感兴趣的事,比如参加社团活动和学生工作,去享受大学生活。”她还分享了她的学习方法:在课上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课后自己把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再复习一遍。对于一些理科类课程,则要自己把课后习题都做一遍,增强熟练度。期末考试前,则要集中抽出几天时间将知识点梳理复习几遍。这几年时间里,黄紫嫣对待学习没有丝毫松懈,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大多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新生一样,黄紫嫣对这个专业的初印象也是较为浅薄的,只是从名字感觉自己应该会对这个专业感兴趣,随着更深入地学习,她发现这个专业涉及的范围还是很广的。从前黄紫嫣常会羡慕建筑专业的同学,她觉得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变成实体是一件十分令人自豪且有意义的事情,而后她发现自己的专业也可以做到,“也想要在历史文化的潮流中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痕迹。”黄紫嫣如是说。对于本专业的学习,黄紫嫣也有自己的见解:“首先,要储备足够多的文化知识,对我们国家的文化要有足够多的了解;其次,要保持热爱,以让文化产业更加发光发热为使命;最后,还要对现代科学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让文化既有传统性又有现代性。”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对于大学阶段,黄紫嫣也有着自己的规划和目标,并朝它不断坚定前行着。在学业上,她希望自己能去到一所更好的院校继续读研深造;在人际关系上,她希望能够拥有两三个关系密切的好朋友,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最后她还希望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升,增强综合实力。对学弟学妹们,黄紫嫣建议道,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从老师那里汲取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还要重视日常学习,从而缓解期末的压力,让自己不至于焦头烂额。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勇毅笃行,长风万里】
惠蒂尔曾说:“从不获胜的人很少失败,从不攀登的人很少跌跤。”若是为了避免失败,畏惧尝试,把自己囚于安稳的水平线内,便会失去飞向远方的机会,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跳出安逸的舒适圈,勇敢去尝试,终有一天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面对挑战,黄紫嫣从不曾退缩,而是勇敢面对,大胆尝试各个领域,丰富自己的经历,提升自己的能力。
大学前两年,出于对新闻事业的兴趣,黄紫嫣加入了青年传媒中心,担任采编部的干事及副部长。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独立审稿的经历,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无从下手,到后来接受学长的帮助变得游刃有余,黄紫嫣不仅收获了许多并肩作战的朋友,也提升了自己交际能力和领导能力。同时,她还加入了食尚协会担任社区部的理事,通过在社区为小朋友讲解食物知识,包括之后作为负责人与社区进行对接,黄紫嫣的各方面能力均有所提升,能很好地完成各种工作任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黄紫嫣还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进行了一次省级大创项目。对黄紫嫣来说,参加大创项目纯属一次机缘巧合,由于没有提前准备,团队也是临时组建,这无疑给黄紫嫣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正所谓事不避难者进,唯有迎难而上,直面挑战,才能活出人生独一无二的色彩。面对挑战,黄紫嫣没有退缩,而是勇敢面对,在两天时间内独立完成了七千多字的项目申报书,“除了吃饭就没有离开过电脑,”黄紫嫣回忆道,相信最终她也会带领团队圆满完成此次大创项目。通过这次经历,黄紫嫣认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文献检索和沟通交流能力均有所提升,也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黄紫嫣也鼓励学弟学妹们多去参加类似的科研项目:“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探索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其中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今年的三月份,黄紫嫣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独立一作论文并在五月份获得录用。从最开始感到困难,对自己没有信心到后来圆满完成获得录用,黄紫嫣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在写作初稿时,黄紫嫣较多地借鉴采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来经过老师点拨、反复修改,在这个过程中,之前的调研经历也为她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通过一整个寒假孜孜不倦的努力,黄紫嫣最终完成了一篇较为满意的论文,也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录用。“一年前还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自己完成了,感觉很有成就感。”黄紫嫣笑着说到。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付出都有收获,奋斗皆有回响。
【心若向阳,次第花开】
在日常生活中,黄紫嫣特别喜欢看名著小说,其中《飘》是她最喜欢的一本书。在战火和生活的磨砺下,主人公思嘉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娇小姐变成了一个独立坚强的成熟女性,她身上体现出来的叛逆、艰苦创业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影响了黄紫嫣,让她也对生活充满希望,正如书中所说:“不管怎么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通过阅读这些名著小说,黄紫嫣可以体会世界各地的百态生活,了解到外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同时也从中汲取了许多人生道理,让她在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除此之外,黄紫嫣还喜欢和朋友去逛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自己的心情也能得到放松。”若将岁月开成花,人生何处不芳华。
黄紫嫣用“荆棘与花同在”来形容自己这三年的大学生活,她觉得是一个不断在舒适区与跳出舒适区之间摇摆的过程,期间虽有许多不足,但也算小有成就,她也希望未来能弥补那些不足,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不留遗憾。当问到觉得自己发生了哪些变化,黄紫嫣思考着回答道:“觉得自己没有以前那么脆弱了,也更加自信了。”对未来,黄紫嫣也有着自己的期待:“等确定读研的学校之后,想和好朋友去云南旅行。还希望自己在研究生阶段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并且能够确定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她还寄语学弟学妹们:“当机会来临时,一定要去抓住,让自己不留遗憾。”
在奔赴未来的道路上,黄紫嫣有着生生不息的乐观与热爱,心存希冀,追光而遇,目有繁星,沐光而行,定会如星璀璨,如风自由。
一审:章佳黎
二审:刘慧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