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贺红芳,女,1992年出生,湖南武冈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政策、幼儿园教师教育。
(通讯员 莫笛敏 邱栎睿)《论衡》曾言:“顿牟拾芥,磁石引针。”其意为相互投契。在茫茫人海里,频率相似者惺惺相惜,彼此吸引,能共同创造一段羁绊。而贺红芳往往就是那个具有高磁场的人,虽文静娴雅,但言语和行为总能默默拨动周围人的心弦,每每相逢便有如沐春风的欢愉与喜悦。
【脚踏实地,积极进取】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件事情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迟疑和浮躁也无助于一个人的成长。起初,贺红芳以两分之差与湖南师范大学的艺考线擦肩而过。那时她也曾痛苦难受,但她并没有停下脚步,经过一番努力后,她最终成功以艺术生的身份进入学前教育专业。
刚迈入一个新专业,贺红芳和很多新生一样紧张、迷茫,可那些消极情绪并未压倒她。除了平时和宿舍同学一起勤奋学习,她还会主动和老师沟通交流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背景。在被问到如何看待自己在湖南师范大学的学习经历时,贺红芳语气变得更加低柔,眼眶也逐渐湿润:“非常感谢自己一步一步走来都没有放弃,也非常幸运有机会能学习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这些都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贺红芳一直保持着踏实进取的好习惯。后来她顺利保研湖南师范大学,又前往北京师范大学读博。博士时期,贺红芳善于思考,积极探讨各种研究问题,不断汲取新知,这也为她对于研究品质的独特见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首先,必须要严谨细致,这是研究品质中不可缺少的一点;其次,要保持专注,为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来思考重要的问题;最后,尤其不能忽略的就是热爱与敏感,在保持对专业热爱的同时,需提高自己对社会需要和政策导向的敏感度。”贺红芳字字铿锵,眼中满是坚定,一举一动无不彰显了一个青年研究者的自信、阳光。而这一切从容的表现其实都是她这么多年不忘初心,稳扎稳打的结果。如今她也在研究之路上越走越有底气,越走越沉稳。
【温柔可亲,平易近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贺红芳,那最好的陈述便是于万千世间看到了岁月静好。初见贺红芳时,她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而在谈到教学过程中秉持的观念时,她笑得更加灿烂:“第一自然是热爱,我喜欢多和学生聊天,来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第二则是扎实的知识储备。课堂只有45分钟,但每一张PPT的呈现与诠释都需要平日里的积淀。”
的确,热爱固然重要,但若没有实力和才华加持,那些期盼达到的东西也只不过是幻想。除了热爱和实力,贺红芳还强调了最后一点:“千万不要忽略学习。”众所周知,时代迭变的速度骤然加快,教学方式、手段和内容都在改变。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希望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孩子们能学到更先进的知识。坐在阳光书房外的贺红芳笑意不减,在谈到教学中最有趣的事实时,她分享了三月新婚时学生们争相参加婚礼的故事:“我在朋友圈随便发了一条,结果孩子们都纷纷跑来评论区祝福,甚至还有几位亲自来到现场祝词。”那微红的脸颊和甜甜的酒窝足以令人感受到师生间相互关爱的喜悦。而她也常被学生们称呼为温柔的大姐姐。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人们总是喜欢探讨平衡问题,可往往答案不止一个。当贺红芳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安慰大学生不需要太过追求平衡的结局:“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恰恰就是在追求平衡的路上找到了那个最佳位置。”正如她和她的丈夫也是工作后认识,虽然两人现在停留在家庭的时间较少,但他们心底深知彼此互为靠山,只要在工作中各尽其责,一同努力,也能过好惬意悠闲的夫妻生活。
人生有如此多的选择,过程有时比结果更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其实早已迈出了寻找平衡的那一步。至于什么时候达到最佳位置,时间自会给出它的答案。
踏过岁月长河,贺红芳不但保持着踏实苦干、勤恳向上的姿态,还以温柔亲和的脾性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师大学子。相信未来她也会积累更多知识,积攒更多力量,成为一个更有魅力、更有磁场的人,在更多领域发光发热,为周围的人带去无限关怀和活力。
一审:周芝榕
二审:肖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