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李锐,男,中共预备党员,现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法学专业。2019-2022年任树达学院2019级法学班班长兼团支部副书记, 2021-2022年任树达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湖南师范大学辩论队副队长,2020-2021年任树达学院学生会职业规划服务部成员、树达学院辩论队队长、新星研习社常务理事。曾获湖南师范大学优秀学生会干部、湖南师范大学百优共青团干部、湖南师范大学“迎新杯”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及优秀评委奖、湖南师范大学“蓝田杯”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华语辩论世界杯长沙赛区“联赛杯”冠军、一等综合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称号。
(通讯员 丁莉敏 郭薇 肖敬怡)关关难过关关过,步步难行步步行,夜夜难熬夜夜熬。努力工作辛勤耕耘的忙碌,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的态度,是李锐大学生活的本色。从最初的腼腆到后来的淡定从容,李锐在一次次碰壁中成长,在青春里追逐更好的自己,永远年轻,永远热烈。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少年迎风而立,温柔也充满力量,胸怀热爱,无惧困难。最初,加入学生会对于李锐而言是一份执念,后来则成了他的一份责任。大二时李锐加入了学生会职业规划服务部,部门的事务繁琐且复杂,需要核对大量的材料信息,为保证企业能够与学校顺利对接,李锐和部门其他成员时刻都要严阵以待。有个现象叫做“竹子定律”,竹子用了四年的时间,慢慢长了三厘米,在第五年的时候,爆发式成长,用六个星期的时间长高了十多米,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李锐也在慢慢蜕变,一整年的忙碌工作并未击退李锐,反而锻炼了他的抗压能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担任学生会职业规划服务部成员时,李锐便有意竞争学生会主席。他坦言,自己的性格是比较要强的,很多东西他都是要自己争取,他想要成为一个值得大家信任的人。
在做主席团成员的这一年里,很少能有大块的空闲时间,满课已经给人很大的压力,但学生会正值改革之际,许多新增的业务让他应接不暇,有许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往届也少有可以直接参考、借鉴的任务,例如和团省委和省学联的对接工作,对李锐来说,面对这些全新的挑战,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于是二十四小时无休成了常态,当被问道是否后悔担任学生干部时,李锐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云淡风轻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的咬牙坚持,但他热爱这份工作,所以无悔。有时学业和工作产生冲突是无可避免的,但李锐并没有退缩,当学习压力和工作任务接踵而至时,他能够很好的自我调整,积极应对,井井有条地完成每一个任务。
大山是如此的沉默,他一直会待在这个地方,永远不会前行,所有的河流在不断的向前奔袭,希望能够到达更远的地方,李锐便是这样,如大山般沉稳,如河流一样力争上游。他是个十分有想法,敢做、能做、舍得花时间去做的人,不管是做学生工作还是举办学生活动,他都想去尝试更多的、不一样的事情,即便这样会增加工作量。他十分注重学生会的团队氛围,团结和谐的队伍才能够更高效的完成工作,李锐认为,比起奖项称谓,朋友和经验才是他最大的收获,相遇即是缘,彼此携手,步履不停,共同成长。
要想“拨云见日”,就注定要经历长时间的“乌云密布”;要想见到晨曦,就必须熬过一整夜的黑暗。漫漫人生路,李锐始终保持热情,纵使周遭事物变幻无常,他依旧能够不乱于心,不畏将来。
【你若花开,蝴蝶自来】
“参加辩论队,是我内心最原始的驱动力,也是我成长道路上收获最大的事情。”如果你不了解李锐,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眉清目秀,温润如玉的外表下隐藏的最大喜好,是辩论场上的萧肃厮杀,唇枪舌战。你也很难想象这双能洞察一切,目光如炬的眼眸,也曾蒙上过不自信的暗纱。
大一的李锐和大多数学生一样,会有不适应、迷茫的时候,可他的内心一直有着一股“我想做点什么,我要做点什么”的冲劲,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报名了学生会分会的选拔,但牛犊撞了壁,他失败了。“当时太紧张,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满满当当的简历,更缺乏侃侃而谈的口才。”回顾过去,他只留下释怀的笑容。
而不同于大部分人失败一次后的放弃,李锐转头抓住了院辩论队的机会,如果说学生会只是小试牛刀,那辩论队对于他就是势在必得。刚接触辩论的李锐在不断学习与观摩练习中,第一次上场,便拿下了“最佳辩手”的称号,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他真正感受到了被认可的满足。怀揣着对于辩论的热爱,李锐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又稳固,从院辩论队到校辩论队,从校“迎新杯”、“蓝天杯”到世界杯长沙赛区“联赛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来,此时的李锐,已经初步崭露头角,尽显锋芒。
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李锐的成长足迹,在一次次淬炼中,大二的李锐内心充沛着前进的动力,全身洋溢着少年的自信。再一次站上学生会的竞选舞台,其敏锐的问题洞察力,快速的思维判断力,高效的决断力,让他证明了自己。沉淀后的他,做事更加稳重、果断和细心,这也需要他付出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人生总在舍与得之中抉择,为了更高效的完成学生会的工作,为了准备更充分的辩论材料,为了扎实自己的学习,李锐选择舍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不会有人喜欢通宵达旦的工作,李锐也是,但他也会享受在教学楼备辩到锁楼,而后转场到图书馆的长阶上,彻夜与星星作伴的时光。
人总是在试难试错之后,才能成长,总是在成长之后,才能征服曾经难与错的东西。当李锐克服过去的那一刻,他生命里的洋甘菊也开得愈发热烈,所有期盼与美好的事物纷至沓来。“我向来一个要强的人,所幸,我也成长为了一个强的人。”
如果有一天,你想见见他,与他共探讨一得之见,我想这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在日暖风恬,万里无云的午后,教学楼与办公楼间反复折返的小路上,你能见到他;在月朗星稀,入秋微凉的夜晚,静谧的图书馆自习室里,你也能见到他。他总是忙碌奔波于学校的各个角落,仿佛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用不完的力气。你问他:有遗憾吗?他只会告诉你——人生有无数个答案,我的人生,未完待续。
一审 肖敬怡
二审 冯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