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周鸿林,男,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目前已保送至湖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曾任第八届青年传媒中心主任。曾获得校一等、二等综合奖学金、湖南师范大学”新东方“优秀学生干部奖、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曾获评曾获评十佳青年传媒干部、百优共青团干部、湖南师范大学2018级优秀教育实习生、优秀教育研习报告。
(通讯员 陈嘉妮 龙婵)奋楫不辍地学习,他只为教学实践能积累更多“墨水”。他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一年的徘徊和三年的笃行途中,他取尽晨日露水,盛满了这桶水。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
“如果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周鸿林在学习上就是如此,他学得更深入,更精细。
平时,他在教材及笔记本上慢慢积累课上的知识,然后按照生物学知识体系的特点来梳理自己接受到的知识,有不懂的地方就通过网课来补足。针对不同的学习期间和学科特点,他善于领悟并应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他会通过对比记忆法来学习动植物形态结构和基础分类学,通过理解”调控”途径来学习微生物学,以此来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大二时,在周鸿林的请教和老师的知遇下,他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昆虫行为与化学生态学实验室学习,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了科研实践中。在实验室里,在完成行为学实验竞赛工作之外,他还从事着蝶类物种鉴定的工作,虽然研究自己所热爱领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幸事,但其中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挑战与难题。周鸿林与笔者提起参加竞赛时做的粪臭素实验,当粪臭素浓度低时,它的味道是茉莉香,而实验中不断调试,不断滴加的粪臭素浓度是极高的,它的气味极度难闻,甚至会引起恶心呕吐。即使这样,原本就有胃病的周鸿林一天没有吃饭,坚持把实验做完,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这项研究也在竞赛中获奖。
大学四年,他奋楫笃行,行之不辍,以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如愿成长为自己最想成为的模样。
【追寻光、成为光、散发光】
陈独秀于《新青年》中说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发,如利刃之发于硎。”周鸿林便如这般朝日,永不落幕,光朝哪里,他就在哪里。
活泼开朗的性子便是他身上那束光。他直言性格的养成离不开家庭氛围的濡染。在他的记忆里,父母从小便尊重他的想法和选择,比起母子,他们更像是好友。
生活中,他乐观开朗,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学生工作上,周鸿林秉持着平等交流,积极负责的原则。他分享自己任职的经验心得时说:“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大家能够平等地交流,有商有量地去分享意见和探讨,这样才能使工作氛围愉悦轻松,不让工作成为拖累自己的负担。”这真诚温馨的话语,是他工作时的心路历程。
当他是一名干事时,曾和几个学院一起组织活动,不仅任务重,大家的沟通交流也有摩擦。对此,他随时背着电脑,一有空就跟进工作进度,与其他学院人员交接也时刻注意礼貌。当他担任青年传媒中心主任时,有部门干事申请中途退出。对此,周鸿林非常沮丧,但是他尊重他们的选择,在集体会议上和青传的伙伴们说:“我们第八届青传委员的目标就是把青传打造成一个和谐快乐的团体。”他将工作考评放在培养成员的技能、感情之后,希望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大家庭般的青传。于是他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举止来让别人拥有好的感受和心情,慢慢地向目标靠近。如今,青传如他所希望的那样,温馨和谐,就如一个大家庭。
从学会微笑到热爱欢笑,再到分享欢乐,他不仅是追光者,更是那道独一无二的光,所及之地,满堂欢声,遍地笑语。
【坚持自我,活出本色】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过:“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要做自己。”周鸿林亦行之如此,不将就,不妥协,在斑斓的世界中添上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是因为奉行着“坚持自我”的原则,他喜欢生科班的学习模式,也更倾心于师范专业,便在大一下学期中途毅然从基地班转至生科班。尽管课程进度相差很大,学期末还要回到基地班考试,面对大半本没有学过但要考试的内容周鸿林虽然感到吃力,但也没有后悔,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未来的情况会愈来愈明朗。
而在生科班学习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许多师范专业的课程,对于教育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也就更加坚定了今后的方向。他在实验室学到意义最深刻的也就是老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传递给他的:对待学生充满关怀、对待学术坚持严谨。他直言,这些收获也会伴随他的研究生生涯乃至今后的职业生涯。他诚恳地说:“我今后想继续在生物学教育领域发展,可能会成为一名中学生物学教师,站在教学的第一线,也可能会尝试往更高处攀登。”
他喜欢的一句歌词“I'm the small town, one in seven billion,why can't it be me?”很契合他的心境,他坚信,说不定自己就是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chosen one”。
走过“万水千山”收获锦绣繁华,无限美好仍需“跋山涉水”来绘就,周鸿林于光下葳蕤生长,以自强不息为体,赋生活以勃勃生机,未来,愿他携一份温柔清澈少年气,寻心之所向,绘就心中美好蓝图。
编辑 崔丹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