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1980年考入湘潭大学,学习党史专业,毕业留校任中共党史专业教师。1988年调原湖南教育学院,先后任宣传科长,宣传部主持工作副部长。2000年后先后任湖南师范大学宣传部副部长,统战部副部长,党校副校长,常务副校长,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现任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理工系党总支书记、系主任。
(通讯员: 彭芝 彭颖 雷文艳)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王龙彪老师正是这样一位老党员,在其长期的党务工作实践中,信仰坚定,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坚定信念,一心向党】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对于青年人来说,成为一名党员是理想,也是追求。而对于王龙彪老师来说,入党经历并非一帆风顺。在成为一名党员之前,他有一段当兵的经历。在这段经历中,有过许许多多令他影响深刻的事情。他回忆到: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由于训练需要用湿泥把石块垒起来的坦克靶标覆盖住。当时正值三九严寒,附近的河面也被冰雪覆盖,难以取到湿泥土。正当所有人都无计可施时,班长挺身而出,他凿开河面上的冰雪,自己就跳了下去,用手在河底取出泥土。王老师说,班长是一位党员,在所有人都踌躇不定时,班长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榜样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总是带给人温暖,给予人力量,指引人生的道路。班长的这番行动更坚定了王老师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当谈及入党原因时,他说:“第一、因为当时身边的党员都很优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在每个方面都表现的很出色;党员的标准很严格,按标准去做,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自己想成为一个有这种追求的人;第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党是由先进分子组成的先锋队,在组织里可以更直接地多优秀的人学习,使自己不断磨练和提升,变得更加优秀。”
【踏实工作,业精德高】
王老师于1987年入党,在此后的30多年里,大部分时间从事党务工作。在2004到2016年期间,他主要从事党员教育,先后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支部干部、党课教师等各种培训班讲授党课千余次。当问及王老师为何能在如此重复的工作中保持热情时,他说:“老师的荣幸就是得英才而教之。大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都是优秀青年,把他们培养成先进分子和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值得投入和付出的事情。在教育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其乐无穷”。不仅如此,王老师深受雷锋螺丝钉精神的鼓舞,他认为要自觉把个人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服从组织,忠于职守,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努力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致知力行,继往开来】
契诃夫说过:“我觉得人都应该有信仰,或者都应当去追求信仰,不然他的生活就空洞了。”在谈及对党的新生力量的期许时,王老师一直强调信仰对一个年轻党员的重要性。他说:“信仰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树立的,这是一个不断考验、长期修炼的过程。战争年代的党员为了信仰可以冲锋陷阵,抵挡在群众的前面。现在的党员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信仰是支配人一辈子的精神支柱,体现在一个人平常的言行举止等方方面面中”。王老师非常认同现阶段党史学习教育,他认为,年轻党员一方面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与党同心同德;另一方面,自己要主动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不断自我完善。除此之外,王老师还说道:“好人不一定是党员,但党员一定要是有崇高信仰的好人”。
100年风雨兼,一世纪沧桑巨变。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从最初只有几十个成员的组织,发展到如今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大党。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王老师作为一名老党员也送上了他对党真诚的祝福:祝愿党永远充满活力、生机勃勃、保持向上的力量,领导我们一步步实现新的百年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编辑:周妍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