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青衿芳华】王如意:心中有光不畏远,脚下有力自生风

日期:2025-10-19 21:22浏览数:



人物简介:王如意,女,中共党员,地理科学学院2021级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曾任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创意协会理事长,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导航学长,曾获地科院“十佳理事”“优秀社团干部”“优秀导航学长”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二等综合二等奖学金和湖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通讯员 魏纯 李珍妮 张亚)从被迫调剂到主动突围,王如意的大学生活充满转折与坚持。“充实”一词贯穿她的大学生涯,“淡人”一词诠释她的最佳坚持。她笃行不怠,在大学学习的路上奋进不息;她功不唐捐,把点滴努力汇成涓流;她守真致远,以“敢选敢当”为箴言淬心砺行。

【笃行不怠 奋进不息】

当谈及大学生活,王如意说:“‘充实’一词贯穿了她的大学生活。”行动力是关键,凡事要止于空想,于是她每天规划好自己想做的事情。达成一个个小目标是实现大目标的基石,她认为大学四年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制定阶段性的目标与规划尤为重要。比如说:大一,可以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畅游,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安安静静地在图书馆坐上一天。大二,随着课程逐渐变多,任务变得繁重起来,应该着重于专业课程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可以开始做规划,之后是保研?考研?还是直接工作?可以具有前瞻性地规划未来。大三,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而努力,想考研就努力考研,想考编就开始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只要有目标,人生就不会迷茫。大四,则是做好人生选择的关键时期。保研,考研,找工作。正如“人生是旷野”一般,人生的选择性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王如意在课余时间也培养了不少兴趣爱好。她认为这些爱好能帮助她提升自己,培养社交技能。同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算得上是一种学习之余放松的方式。在兼顾学习与娱乐方面,她不提倡高强度的学习,她认为:学习要张弛有度。累的时候适当地放松反而能让我们走得更远。迷茫的时候多思考,才会更有前进的动力。

【涓流必达 功不唐捐】

问及什么时候开始有保研的想法时,王如意说其实一开始她并没有这个想法。她刚进大学,定的第一个短期目标就是转专业到地理科学(师范)。王如意高考填报的第一志愿就是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但因为差一分被调剂到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后来进入了大学学习,她依然坚持自己当初的志愿选择。因为有着坚定的目标,王如意刚进大学就十分努力,铆足了一股劲要转专业到地理科学(师范)专业。等到转到她的理想专业,那些在大一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让她有了更大的收获。后来在一些优秀学长学姐的帮助下,王如意开始明确自己大学生活的再一个目标——保研。

有了这个目标后,王如意立刻行动起来。她用了很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准备与规划:“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内容,每次都给自己定个小目标。”虽然话语简短,但王如意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却不简单。她高中并没有选择地理,有的时候学专业课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让她偶尔有点挫败感的是,有的课可能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最后考的却并不是很好。但是王如意从未放弃,她告诉自己要摆正心态,把不懂的知识多理解一下,多去请教同学或者老师,王如意保研的成功正是“功不唐捐”这个成语的最佳体现。

【淬心砺行 守真致远】

在保研这段充满挑战与选择的旅途中,王如意展现出了一种淡然却坚定的态度。当问到在保研过程中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瞬间时,王如意犹豫了一下,然后说:“没有吧,可能我是个淡人。”话虽如此,但这份“淡”背后是她四年大学生活里实打实的坚持。正如她最喜欢的那句话那样——选择本身没有错,最重要的是你是否能承担其带来的所有后果。在保研的路上,或者说在大学学习的路上,选择的分岔路口数不胜数,有的人因此而患得患失,终日迷茫不知所向,她却以“承担后果”为选择的信念,果断选择一条路,而后一门心思往前走。这种态度恰好是她对学弟学妹们寄语的最好注解:“人生有无限可能,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人生无处不青山。”王如意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无法重来,那就把选择的这条路走出自己的光彩。

所谓“淡人”,实则是在喧嚣中守住本心的智者。王如意用自己沉默的行动诠释着她最喜欢的话,选择无关对错,重要的是自身持续的成长来为自己的选择兜底。王如意的话语虽然简短,但对学弟学妹们的学习成长之路却有着不浅薄的意义。愿每一位学弟学妹都能以这份淡然为帆,以坚定本心为锚,在后面几年的大学学习中,即使面对再多的选择,也能敢选敢当,让每一条路都成为自己的舞台。

一审:段如意

二审:李蓉


上一条:【麓山春晖】李铖:哲思逸韵,教海耘心

下一条:【青衿芳华】邓鑫:心栖科研朝暮,梦绽考研星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