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刘洋,女,2021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生,现被四川大学录取。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曾获湖南师范大学二等综合奖学金、思源学生干部三等奖学金、湖南师范大学第一届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三等奖、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三下乡成果汇报会团体二等奖、“第十六届教学之星”比赛三等奖等。
(通讯员 黄雅希 白千汇 许莹晨)“吾辈青年,当怀揣梦想,谱写属于青春的战歌;当风雨兼程,不畏惧前方的征途;当矢志不渝,奔赴心中那向着光的地方;当以奋斗之名,书写时代之华章。”刘洋正是如此,遇到困难时,坚守初心,从不急于求成,始终深信坚持的力量。
【梦开始的地方:考研初心的萌生】
目标是一切的开始。刘洋在大二下学期就确定了考研的想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明确考研想法后,刘洋立即根据自身情况做了大致的路径规划:在大三上学期做好信息收集,确定目标院校,同时也要背单词学语法打好英语基础;在大三下学期搜集目标院校的资料和相关书籍,并向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咨询经验,以此做好后期考研的学习规划,并继续学习英语和阅读相关的专业书;大四上学期则是要完全投入考研学习中,提前计划好每天公共课和专业课学习量,定期复盘,调整计划。“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刘洋在朝乾夕惕的执行下逐渐完善她的规划,也在一步步靠近她的目标。
“问到何时葡萄先熟透,你要静候再静候。”刘洋认为考研并不是一件短期收益的事,在这一过程中,考研人可能会痛苦,会害怕没有收获,甚至会怀疑当初的坚持是否正确。但有一句话叫“选择之前怎么选择最重要,选择之后怎么做最重要。”一旦做出选择,就不应轻易放弃,要继续静候,继续坚持,才会有所收获。
【巧力攻关:破解调研难题】
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刘洋参加了学校的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和三下乡项目,并且都负责了调研工作,但调研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刘洋在调研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受访者配合意愿不高,不愿接受访谈或者不想透露太多信息。毕竟警惕陌生人,保护个人信息是人的本能。针对这一问题,刘洋采取的方法是先说明来历、表明身份,建立信任。她在调研开始时先说明自己的学生身份,同时向受访者保证,所提供的信息仅限于研究使用,绝不会被透露给任何第三方,从而提升受访者的信任,促使他们更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其次是要灵活调整沟通方式,刘洋绝不会用审问式的语气去访谈,而是从对方生活切入,自然地引导到访谈主题上。对于一些收入之类的敏感问题,则采取间接性问题来提问,从侧面取得信息。最后是要及时反馈价值,让受访者感受到他们的意见被重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参与的动力。通过这些方法,刘洋完成了调研任务,取得了想要的信息。
【田野课堂:难忘的心灵触动】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参加三下乡项目中,最令刘洋印象深刻的事就是孩子们对她们的送行。在他们坐车即将离开的时候,很多学生都骑着自行车紧跟在车后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他们不舍的眼神让她意识到,她们所做的一切,哪怕只是短短的15天,也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不仅是对他们的不舍,更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望。十五天前,他们带着知识走进这所偏远的小学;十五天后,他们收获了沉甸甸的感动离开。那些课堂上专注的眼神,课间嬉闹的笑声,以及此刻不愿放手的追逐,都在告诉她——教育不是一场短暂的相遇,而是一颗颗被点燃的心,一个个被触动的灵魂。
【栀子花开季,金榜题名时】
“晚来骤雨山头过,栀子花开满院香。”在这个栀子花开的季节,刘洋顺利被四川大学录取,她的不懈努力终于结出了果实。不过,考研上岸只是阶段性的胜利,并不是她的终点。谈及对于未来研究生学习生活的规划,刘洋说:“在科研方面,希望自己能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及创新思维,并且在导师的正确指导下,投身学术论文的撰写。”其次在生活方面,她会继续坚持读书和健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后在个人成长方面,她希望今后多去尝试不同领域,寻求不同的可能,让人生画卷更加多彩。
朝乾夕惕,功不唐捐。正如《人民日报》中提到的,“做很多事情,都需要积累,需要时间。成功需要做到的就是保持耐心,在不着急、不焦虑的状态里,踏踏实实地往前走”,终能静水入海,云开月明。
一审:王思彤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