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王燕,女,汉族,共青团员,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2023-2024学年担任化学化工学院学社管中心绘心民俗社理事,学社管学生干部评议等级为优秀;2024-2025学年担任2205班宣传委员兼就业委员。2022-2023学年获湖南师范大学综合三等奖奖学金;2023-2024年度获湖南师范大学综合一等奖奖学金、校百优朋辈心理辅导员、作为组员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国家级立项、湖南省虚拟仿真竞赛二等奖、全国仿真应用大赛湖南省一等奖、全国一等奖并成功申请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证书。
(通讯员 郝子涵 曾佳 潘佳美)湖南师范大学的菁菁校园中,王燕恰似一株沉静且坚韧的植物,循着自身的节奏,从容舒展着枝叶,朝着阳光生长。身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她没有局限在公式和实验的狭小天地,反倒在专业学习、学生工作与科研创新的多元领域里,描绘出一幅饱满且充满张力的成长画卷。秉持“等风来不如追风去”的信念,她主动敲开科研的大门,用实践把知识锤炼成破解复杂问题的利刃。
【迷茫与微光:初入大学的忐忑与温暖】
人生恰似扁舟,刚踏入大学这片陌生的海域,总难免遇到风浪。于她来讲,大学给她上的第一课,既关乎迷茫,也关乎温暖。
就像她曾提及的:“刚结束高考,直接过渡到大学生活,对学习和周边环境都不熟悉”,焦虑和不安始终如影随形。离家遥远带来的乡愁,对未来方向的茫然,都曾是压在心头的重负。但真正让她记在心里的,并非迷茫本身,而是在迷茫中感受到的第一缕光亮。
疫情形势紧张的时候,她因为健康码突然变成红色,被隔离在了食堂门外。“所有人都躲开了,留下自己既无措又尴尬,脸颊通红。”回想那一刻,她依旧难以忘怀。可接下来的不是疏远,而是辅导员在电话里的安慰、食堂工作人员递过来的一张凳子、班导陪伴时的一句“加油”,还有隔离期间每天的问候——这些细微的行为,汇聚成一股暖流,让她瞬间觉得自己被这所学校接纳了。
在慢慢适应大学生活之后,这份温暖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淡。相反,这份温暖成了一颗精神的种子。她学着班导的模样去对待后来的学弟学妹,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形成了一种朴素的“传承”。就像特蕾莎修女所说的:“我们无法做伟大的事,只能以伟大的爱去做微小的事。”正是这些微小的事情,照亮了她大学旅程的起点。
【主旋律与节奏:在尝试中找到自我】
如果说大一是在适应中寻找方向,那么大二,于她而言,则是一段主动谱写的“成长奏鸣曲”。
她大学生活的主旋律,是学习与社交的双重变奏。大二那年,她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积极投身学生活动,尝试做家教,甚至自学日语和韩语,还用写小说的方式记录生活。这些看似分散的尝试,实则共同构成她对大学生活的深刻理解:大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自我可能的不断探索。
她谈到:“概括来说,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这句话轻描淡写,背后却是无数次的选择与坚持。她没有被单一标签定义,也不局限于某一赛道,而是在多元的体验中,逐渐认清自己所爱与所能。
当然,在无数次尝试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压力,而在面对枯燥与负面情绪时,她亦有自己的化解之道——或是沉睡一场,补给精力;或是沉浸于手工与绘画,在高度专注中释放压力。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恰是大学教给她的另一种重要课程:如何与自己相处。
【包容与追风:大学真正的毕业证】
当有人问她“在大学里最该学会的是什么”,她没丝毫犹豫便答道:“包容。”
大学就像一个微缩的社会,聚集着背景、性格与价值观各不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本就是难以避免的事。但她从这些经历里领悟到的,不是怎样去改变别人,而是如何尊重彼此差异、怎样保持自身的清醒与平和。“别陷入情绪的陷阱,别做内耗的事,勇敢迈出第一步”——这是她反复强调的处事态度。
她所理解的包容,是双向的:既不随便对别人指手画脚,也不被别人的指点所束缚。这是一种清醒的温柔,也是一种坚定的自信。正像伏尔泰曾说的:“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真正的包容,其实是从宽容他人走向自我解放的过程。
至于未来,她没设定必须达成的目标,却有着始终如一的态度:保持快乐健康,积极努力,思路清晰。她选择继续读研,是因为她清楚地意识到——“本科阶段学到的知识,还不够支撑自己在就业市场里走得稳、走得远”。她想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想去做复杂度更高的工作。这是一种理性的自信,也是一种追着风向前的勇气。
“等风来,不如自己去追风。”这句话贯穿了她的学生时代,也映照出她的选择与行动。不等待命运的眷顾,而是主动迎着风雨走、追着风景去——这正是她大学生活最真实的样子。
她的经历恰似一部关于“平衡”与“突破”的篇章,巧妙将严谨的理工思维与温暖的人文关怀融合起来:于包容里接纳万千差异,在尝试中持续重塑自身。她未来的图景,从不是受功利束缚的窄路,而是通往内心的丰盈与对社会的贡献——期待凭自己的力量,助力他人实现梦想。这般青年如同积蓄了充足光热的种子,终将在更辽阔的天地间,冲破土层长成参天大树,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无可替代的光彩。
等风来,终究是被动的;追风去,才称得上青春。她的大学时光,正是这样一段主动追寻的旅程——在包容里成长,在尝试中坚定,在追风中迈向辽阔的未来。
一审:龚静宜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