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邓梦芳,女,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1级学生,现已推免保送至南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两年获校综合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称号。多次发表文章,其中发表国家级平台3篇、省级平台2篇、校级平台2篇。曾获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非专业组二等奖、“学生科技创造奖”三等奖、汉韵学社国学知识竞赛第三名、太极拳校团体赛一等奖、岭上‧文苑之声合唱团四星比赛二等奖等各级奖励共计十六项。
(通讯员 闫鲁豫 兰盈 苏宇轩)对着皓月畅想,向着晨光追赶,秉拼搏志笃行,呈辛勤姿躬身。邓梦芳甘受雪窗萤火二十年,终启云路鹏程九万里。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青年莫负青云志,奋斗担当正当时”这一句,在邓梦芳身上有着生动体现。提及二外语言习得,高分之下,是邓梦芳轻描淡写的“背”,一字凝练,蕴含深远。“一本书可以背三遍”,书目拿到手时的第一遍通读明晰,课堂讲习时的第二遍重点标注,合上书之后的第三遍篇目背诵。从一知半解到得以侃侃而谈。泛黄纸张上的黑体字,每一寸都是目光所及之处,略微褶皱的边角,是日夜兼程奔赴星光路的见证。“提前模拟给自己出卷子”是邓梦芳备考时的独特技巧,坚信“努力是可以被看到的”,于是她日常亦不松懈,以“做的漂亮,图文并茂”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比起说的漂亮,更要行的踏实。“我会给自己心理暗示不去看手机,比如我要上书法课,那我就告诉自己,在这两个小时里不要碰手机”,邓梦芳对自我的管控让她得以在大学的剪影中留下一个“赶路”的背影形象。行在路上,得在心里。“一周中好像只有一个下午是空闲的”。繁忙的日程中,如何调节情绪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邓梦芳着重提到“焦虑”这个词眼。她讲到,在保研后期压力是常有的,但她会告诉自己:“请相信自己,你已经很厉害了。”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邓梦芳笃志前行。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书籍为读者还原了生命那些值得崇拜的纷繁驳杂,由它们来对抗死神的傀儡。夏尔曾定义到:“图书馆是墓地唯一的竞争对手。”邓梦芳与阅读深交,以自身为载体不断更新,体会阅读的永恒,亦是践行这一观点。明晰前路的那一刻起,“要发愤图强”,邓梦芳这样告诉自己。于是,脚步多有踏足之处,便成了图书馆。借书卡里随时间更迭不断增加的书目,笔记本上见闻凝结而日益累积的文字记录。书卷,承载着邓梦芳的忧喜。
“读书,为了更好的写作”。微信读书小程序的应用,是邓梦芳前行路上的勋章见证,凝练于笔尖下的一字一句,是课堂所悟,阅读所得,论文所思。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得以躬身乡野;以目光回溯历史印记,是以遨游书海。用眼睛看,用心去想,用笔记录,结出的是一篇篇文章和书法硕果。正是在这方面的坚持,邓梦芳遇到了她大学期间对她影响最大的两位学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因书法作品而结识。自那之后,她们互相交流书法学习心得。闲暇时,常常去散步,如何共同进步是散步时不变的主题,在知识上交流,在生活上互助,有着相同志趣的人因书成为挚友。视书为友,以书结友,书卷多情,读者相亲。在书卷中,邓梦芳追求更好的自己,邂逅有着共同意趣的“战友”,品悟阅读永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大学是最适合奋斗的时候。“迈出第一步,勇敢地去体验每一件事,不要过分在意结果,这一直是邓梦芳的行动指南。因奋斗,邓梦芳从文渊楼汲取新知,至图书馆笔耕不辍,到科研大赛项目立案和三下乡一线践行,邓梦芳步步坚定,步步踏实,一路生花。
“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该驶去哪个港口,那么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不会是顺风。”谈及未来个人规划时,邓梦芳有着清晰的认知,“功底要过关是老师的第一特质。”一门语言的学习,一个词,一个语法都很关键;一个人的塑造,专业知识的精通,综合能力的提升,亦当并进。
笃行,把握每一次机会。邓梦芳着眼当下,金点子大赛的勇敢尝试,结出硕果;三下乡的积极实践,开出回忆中最美的花。“现在想起来,一切都非常美好。”三下乡的那段时间里,邓梦芳和队友们背靠乡野望着天际数星星,同村民一起跳广场舞,分享新鲜果蔬……一次实践活动,一方风土人情的滋养,一些孩童的稚嫩天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着有意义的事。就像冯唐说的那般:“生活没这么复杂,种豆子和相思或许都得瓜,你敢试,世界就敢回答。”邓梦芳一行人勇敢尝试,在邵阳埋下了希望的种子,载着教师的热忱,也载着茁壮的新生。
奋斗,坚持,勇敢,这三个关键词贯彻了邓梦芳的大学生活。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邓梦芳,一直在路上。
一审:龚静宜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