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青衿芳华】吉威霖:莫道浮云终蔽日,终有云开雾散时

日期:2025-05-19 20:07浏览数:



人物简介:吉威霖,男,共青团员,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现已考研至湖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通讯员 张韵哲 陈佳音)在人生之海中,浪潮翻滚不息,暗涌下礁石密布,吉威霖带着迎难而上的勇气,向远方航行,最终抵达遥远的理想彼岸;在生活旷野上,强风拂面不止,艰难险阻不绝,吉威霖怀着一往无前的信念,向高处翱翔,最终去往更广阔的天地。

迎难破壁,风禾尽起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初入大学校园,被高中严格作息条例束缚已久的吉威霖如同自由的马,在轻松氛围下卧入绵软云絮,不再扬蹄嘶鸣。这致使在大一最终的检测中,他只拿到了令自己不太满意的成绩。吉威霖也想改变,但由于对未来的迷茫加之学习动力的不足,他时常有种挫败感。于是在不顺心的时候,他常常去到辅导员刘迎彬老师的办公室寻求指导。在刘老师的鼓励下,他意识到自己应当重新振奋起来,也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更加深入地学习生物知识。于是他坚定地选择了生物技术,踏上了属于他的逆袭之路。

在确定好方向并决定为之付出努力的时候,一次实验课的小组合作让吉威霖认识了一位优秀同学——喻萌萌。在这次合作中,喻萌萌丰富的理论基础与细致专业的态度助力他们拿到了A++的优异成绩,也让吉威霖意识到周围有许多的标杆值得他学习。他开始跟随喻萌萌的步伐,用学习来填满自己的空闲时间,不再一下课就奔赴宿舍,而是静下心在教室里自习,成绩也开始稳步地提升。

此外,吉威霖也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称之为“输入——输出法”。输入即通过阅读教材将知识记住,输出即将知识背诵出来,这个方法使得知识在脑海中迅速地加工处理,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点的记忆。不仅专业课的成绩突飞猛进,吉威霖的英语也稳步提升——鉴于自身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吉威霖在英语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单词积累方面,他下足了功夫。在他看来,用纸质的单词书更方便知识的回顾与单词的索引,此外大量的刷题也能够积累对英语的语感与做题的手感。

时光荏苒,吉威霖在逐梦路上稳步前行。室里,他在老师的讲授中探索知识的宝库;自习室中,他在书页间探寻生命的奥秘。当毕业季的阳光洒满校园,他手捧通知书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那些曾困缚他的迷茫,早已化作破土而出的养分,让他在生物科学的沃土上,长成了自己期待的模样。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上坡路难走,力行则将至;顶风船难开,盛志则必达。”生物技术涉及到许多深入的专业知识,为了更好的教学,生科院开展了一系列相应的的实验课程。

其中令吉威霖记忆最深刻的便是蛙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期前收缩又称早搏,心脏在正常节律中提前收缩。在这次的实验中,吉威霖按照指导一步步将蛙毁髓并暴露心脏,在心脏舒张早期给予阈上刺激,然后在与之相连的BL-420系统上观察蛙的心跳曲线。全身心的投入与细心的操作使得他深入了解到蛙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的现象,也让他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另一个令吉威霖记忆犹新的实验便是线上斑马鱼转基因实验,在该实验中需要自己动手,利用显微注射仪将发光基因注入斑马鱼的受精卵中,制备荧光转基因斑马鱼。每一条转基因斑马鱼都有着随机的发光皮肤,独特的外表与极低的实验成功率使得吉威霖对该实验难以忘却。当看到显微视野下那些闪烁着荧光的微小生命时,他深切感受到生物技术的神奇与魅力所在,也更清晰地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这也为他在生物技术上进一步的深造学习奠定基础。

除了校园内的实验,他们还去到了长沙宁乡的啤酒厂,学习啤酒发酵与加工制作的过程。晨雾轻笼厂区,麦芽与啤酒花在锅中共舞。吉威霖小组见证金色琼浆诞生,举杯时,麦香在舌尖绽放惊喜。在啤酒厂实习的的这段时光,吉威霖仔细观摩了糊化、糖化、煮沸、过滤、发酵和后熟的程序,事无巨细地了解了麦芽发酵成啤酒的过程。

岁月在实验数据与麦芽香气中悄然流淌,吉威霖在理论与实践的双轨上越走越稳。当他站在毕业答辩的讲台上,目光坚定如实验室里永不熄灭的冷光灯。那些在啤酒厂晨雾中弯腰记录发酵参数的清晨,在显微镜前屏住呼吸注射基因的瞬间,都化作了他眼底的星河,照亮着他向更辽阔的生物技术领域展翅翱翔。

【以静致远,逐梦科研】

学问无坦途,惟有专注能破迷雾。从迷茫的大一新生到坚定选择科研道路的研究生,吉威霖始终以“六十分的选择,一百分的执行”为信条,始终保持随时起跑的能力,在生物医学的浪潮中潜心探索,用坚持与热忱实现逆风翻盘,以三年逆袭轨迹证明低谷并非终点,而是触底反弹的起点。

“科研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实验失败、数据偏差、技术瓶颈……科研路上从不乏挫折但吉威霖一直记导员和身边同学们不断鼓励那些温暖的话语不仅增强了吉威霖对自己的信心,更给予了他挑战自我的勇气。迷茫时允许自己慢下来,但别停下。正是凭借这种“松弛感”与“执行力”的平衡,让他在面对实验困境时,总能冷静复盘并及时寻求导师与前辈的帮助。

肿瘤研究在国内尚未取得重大突破。我希望能在这个领域做出自己的一点哪怕是微薄的贡献,这会令我拥有无法言说的成就感”谈及未来研究方向,吉威霖的眼中闪烁着笃定。当前,核磁共振技术难以精准区分肿瘤和炎症,这成为研究的关键瓶颈。在导师的引领下,他计划通过核适配体的开发,实现肿瘤细胞的高效识别与靶向清除。哪怕只推进一小步,也是为未来铺路。吉威霖深知基础研究的漫长,却更坚信这一领域的突破将会惠及世界人民的健康。

研一夯实根基,研二研三破茧成蝶——这是吉威霖对研究生生活的清晰规划。最初阶段他计划通过海量文献阅读积累专业水平并提升英语能力,筑牢理论根基知识只有落地才能焕发生机因此后期侧重理论与实际的转化,把重心转向实验设计与技术攻关凭借吉威霖严谨的规划与绝对的执行力,他一定会在科研舞台上闪闪发光,研究生生活也饱含希望。

长夜有尽,静待曙光。从“池塘采莲”的考研鏖战,到实验室里与肿瘤细胞的无声博弈,吉威霖始终以孤勇之心直面挑战。如今,轻舟已过万重山未来,他将继续以静致远,在科研的浩瀚星海中,划出属于自己的一道光

一审:段如意

二审:李蓉


上一条:【青衿芳华】龚舒帆:如琢如磨,执灯传明

下一条:【青衿芳华】黄宇航:趣逸行,践寻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