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朱羿晓,女,土家族,中共预备党员,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1级化学师范专业本科生。2021-2022学年,任班级青委;2022-2023学年,任年级团总支。获奖情况:2021-2022学年,获校三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2022-2023学年,获校三等奖学金、“挑战杯”红色专项院二等奖、院十佳共青团员;2023-2024学年,获校二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未来教育家”校三等奖。曾获第九届湖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获第十届湖南省普通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获第十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
(通讯员 曾佳 郝子涵 谭伟维)始终相信,这个世界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允许错误的发生,允许迷茫的出现。生活是多彩的,每个人脚下的道路不同,所追寻的星辰大海也不同。不要因为害怕而放弃探索,不要因为不完美而拒绝尝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一站有一站的风景,用平凡去勾勒前方的轨迹。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接收世间的万物,不能因为前路迷茫就踌躇不前,这才是生活的本色。刚刚进入大学,朱羿晓同许多大学生一般,既期待又紧张,甚至是惶恐,她虽是内向,但却不会走失在自己的迷茫之中,她积极地想改变。
既然不知道自己大学生活应该是怎样的,那就去尝试新的事物,在探索中找到自己的节奏。朱羿晓分享说:“我的大一大二都是在尝试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朱羿晓也没有落下自己的学习。大学的课程难度大,教学速度快,朱羿晓也会在期末周的复习时感到崩溃,但她仍然保持着高中的学习习惯,将自己的成绩稳在中上的水平。
当被问及有什么独特的学习方法时,她分享道:”我会在复习的时候将知识点总结汇总在A4纸上。”朱羿晓就在自己的节奏里慢慢成长,成功地获得了各种奖学金。虽身处迷茫,但别过分担忧,保持节奏,不退缩,抓住机会,以独特的方式慢慢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像老子在《道德经》里写的:“光不耀,静水流深。“
【做勇敢的树,开希望的花】
尼采说:”对于生命,你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我们始终要失去它。”对于自己的大学,朱羿晓也勇敢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在第一次参加的师范生技能比赛上,她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三等奖,并且在接下来的第九届湖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上获得了一等奖。种种顺利的开头带给朱羿晓的不仅仅是愉悦更是自我肯定,像是自信的种子在源源不断的自我肯定之下开始发芽。
但成长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总要经历曲折,朱羿晓也不例外。在第十届湖南省普通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上,朱羿晓抱着必胜想法,在比完赛之后感觉良好,认为自己肯定是稳稳地拿下了一等奖,可结果的三等奖带来的是挫败感。对于朱羿晓来说挫败只是暂时的打击,这次失意更多的是给她敲响了一记警钟,对于每一次比赛都应更加端正自己的态度,所以在之后的第十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上朱羿晓虽然很紧张但却更努力的准备,最终成功斩获一等奖。所有这些成功是对成长朱羿晓的肯定,也不断地浇灌着心中的自信。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回溯自己这竞赛的时间,朱羿晓表示:“竞赛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帮我找到了自信,而且是极强的自信,提升业务能力和抗压能力都是其次,进大学我做事都是畏畏缩缩的,但站上讲台之后感觉自己在发光,特别是获得反馈之后更是带给我极大的成就感,我会开始越来越欣赏自己了,随之而来就会带给我面对未知或者困难的底气。”摆脱迷茫的里程或许漫长而坎坷,但不退缩,以坚定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奋勇向前,用勇气和毅力驱散迷茫的迷雾,才能让勇敢的光芒照亮成长之路。
【星河滚烫,来日方长】
你永远猜不到生活会在哪个路口突然给你一个坎,也料不到它会在哪个阶段突然给你一份爱,所以说,心有所向,未来可期,无需慌张。从大一的唯唯诺诺到现在的自信大方,朱羿晓经历的困难和付出的努力都值得。
现在朱羿晓成功保研农硕,未来的她也会继续奋斗在教师行业。人生之路恰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漫长征途,道阻且长,荆棘丛生,困难重重,仿佛每一步都布满艰辛。然而,“行则将至,做则必成”,只要步伐坚定,不被眼前的阻碍吓倒,不停留在原地抱怨,就一定能够穿越风雨,抵达成功的彼岸。
在这前行的旅程中,会有疲惫,会有迷茫,但只要能秉持“行而不辍”的信念,不放弃对梦想的追求,持续积累每一份努力,汇聚每一次拼搏,那么一定会未来可期。那光芒万丈的彼岸必将展现出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天地,坚信那里有心心念念的荣耀与辉煌,等待着去摘取、去拥抱。
前进的洪流,在时序更迭中奔腾;发展的航船,在奋楫争先里前行。“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未来的走向,都掌握在手中,只要坚持不懈,目标越高远的人,越容易获得成功,这是一种信念与意志。朱羿晓坚信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
一审:龚静宜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