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麓山春晖】张怀承:哲学之光,照亮心灵的航程

日期:2025-04-17 18:12浏览数:


人物简介:张怀承,男,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思想史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主持了11项教学改革项目,主持了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主持了8项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出版了《中国的家庭与伦理》等著作20部,在海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并曾在日本、韩国、欧洲等地进行访学和学术交流。是湖南师范大学“贵联十佳师德标兵”和“三育人”先进个人。他所讲授的“中国哲学史”课程被评为学校和省级精品课程,他撰写的《中国哲学发展史》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他率领的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通讯员 谢琳 黄雅希 曹雨西)“哲学是人类精神的灯塔,指引着文明前行的方向。”张怀承教授,用思想的火炬为人类指路,用半生的时间在哲学的星海里探求真理,播下一颗颗教育的种子,在一片沃土上撒下学识的光辉,点亮迷茫者的心灵。一个故事,卷帙浩繁;一本教科书,凝结着对智慧的信仰;一段经历,对教育事业的赤诚。

问道于心:上下求索的哲学征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的诗句,也是张怀承教授学术生涯的真实写照。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华民族文明的根源。在浩瀚的中国哲学典籍中,他探寻民族精神的基因图谱。他深知,哲学不仅是智识的积累,更是文化血脉的奔涌;只有深耕中国哲学的沃土,才能触及华夏文明的灵魂。

然而,这条路并不平坦。提起早年研究,张教授直言当初有地域之困,湖南文脉渊源有自,但与京沪等一等城市相比较,学术资源的拥有程度还远不够。他以静水流深之姿扎根学术,从《中国哲学范畴丛书》的编撰,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发展史”等研究课题,一路坚守“恒守一域,深耕不辍”的信念,把冷板凳坐成热土。他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传承先贤智慧又直面现实困境:从“道德生活中的价值认同”等课题中,张教授把哲学的镜鉴投射到现实当中,让古老的智慧焕发出时代的生机。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张教授每每自勉。其读研时师从曾丽文教授,曾老师编纂的《中国哲学范畴丛书》令他悟出学术传薪之义,他不惟耽心悠远的东方智慧,亦向往缜密的西方思辨,在中西哲思的碰撞中开垦新径,他将哲学不是象牙塔内的玄谈,而是破解时代之困的钥匙。

【桃李不言:以心传灯的教育诗篇】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张教授将这一箴言贯彻于自己执教生涯,他的课堂从不只局限于课本。当社会热点遇上“知行合一”时,当学生的困惑成为思辨的种子,哲学就从典籍落地,成为照亮人生的明灯。比如曾有学生问到理想与现实的问题,张教授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以“知行合一是终身修行”将思辨的火炬传递。

面对功利主义泛滥的时代,张教授保持了对哲学教育的赤子之心,始终相信哲学可以使青年人拥有一份“精神的脊梁”,把“君子不器”从《论语》解读为超越人格,把“虚静”之道从道家思想中提炼为消解焦虑。课堂不仅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思想的熔炉,抽象的概念变成了鲜活的生命,晦涩的理论变成了照亮现实的星光。

“真正的教育是师生共赴的朝圣。”张教授常在课后与学生促膝长谈,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在他看来,教育是双向滋养,是教师将学识之水灌溉到学生心田,也是学生将自己鲜活的思考返回给教师的课堂。正是这样的“教学相长”,让哲学教育挣脱单向输出的桎梏,成为流淌不息的精神长河。

【薪火相传:古老智慧的当代新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诗句描写了张教授对传统哲学的现代阐释。他最钟爱《论语》研究,“中庸之道”在张教授眼里是动态平衡的生存智慧,“自强不息”则是直面困境的勇毅,不为后进的他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来自国际的学术眼光,更不丢弃根植于本土的文化立场,在东京大学里阐释儒家伦理,海德堡的研讨中对话康德哲学,让东方智慧焕发世界光芒。

面对当代青年的精神困境,他提炼出传统哲学的“救心”之方——以儒家的进取锚定方向,以道家的洒脱消解内耗,以佛家的慈悲滋养心性,以“三教融通”开出一条通往心灵自由的通道。

“教育的终极使命,是唤醒沉睡的火山。”张教授如是说。他以身作则,甘为人梯,积极引导和培养青年学者;以“把职业当作事业”的信念,将教书育人化身为生命的修行。其桃李遍天下,犹如星火撒向四方,延续着哲学传承的炬火。

张怀承教授是奏响于时空间的哲学长歌。他用半世光阴,诠释“为往圣继绝学”,以赤子情怀演绎“化作春泥更护花”。他喜爱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既是其对哲学价值的坚定笃信,又是对后学者的殷殷期许。哲学之光照耀过,教育之火照亮过,思想摆渡人终将如渡者一般,在文明的长河里越加清晰。

一审:王思彤

二审:李蓉


上一条:【青衿芳华】徐慧宇:松柏之质,经霜必茂

下一条:【青衿芳华】袁晟榕:科研竞赛双开花,奔赴华中大新征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