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叶丽娅,女,中共预备党员,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社会学专业。现任2021级社会学班宣传委员,多次在学生干部评议中荣获优秀称号。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学年度综合二等奖学金。积极参加各项科研竞赛活动,荣获“躬行杯”院级社会调查比赛三等奖、“挑战杯”二级立奖,且参与大学生省级创新创业项目等科研项目。热心志愿活动,三下乡团队“艺智营”入选湖南省2023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成果汇报院级三等奖。
(通讯员 谢琳 瞿睿劼 曹雨西)“兴在趣方逸,欢馀情未终。”李白挥笔写道。在生活的广袤画卷中,兴趣宛如一抹绚丽的色彩,为平淡的日子增添无尽的诗意。叶丽娅的社会学之旅,正是一段以兴趣为内驱力的航程。她将这种兴趣比作罗盘,指引着她在学术的海洋中航行。她享受每一次课堂的探索,每一次与知识的对话,每一次自我反思的机会。
【学海泛舟:以兴趣为帆】
上高中时,叶丽娅与社会学学科的不解之缘便开始萌芽。那时候的她,经常花整节晚自习的时间反复阅读柴静的《看见》,她对书中描述的诸如留守儿童相约自杀等社会问题和讲站街女等边缘群体充满了好奇和悲悯,欣赏柴静虽然被诟病但也真实的文艺、道德化的反思和自省。所以当她被录取到社会学这一专业时,她便觉得自己大抵是要读研的,因为她也想成为能够“看见”不同世界的人。后来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她基于个体主体性做出选择,很幸运地规避了很多滥俗化的“内卷”陷阱。她不满足于课堂和教材的边界,而是将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天地。她阅读更多的书籍,资料和文献,保持对世界的敏锐洞察和好奇心,如同鲁迅先生所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她每次都在尝试把老师布置的课堂展示、课程论文、读书心得和她感兴趣的内容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夹带私货”。她认为这种“插件式学习”是一个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链接理论与现实的好方法。
黑格尔曾说:“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每当叶丽娅抛出大胆跳脱的假设,她便以坚定的步伐更加笃定地选择在社会学这条道路上的“万里长征”。
【梦想之翼:保研之路的选择】
叶丽娅的保研之路比较特殊,时间紧任务重节奏快变数多。相比于大部分同学从夏令营就开始担忧的煎熬,叶丽娅的“保研之路”是出乎个人意料的。本来她一直以为自己排名相对靠后,所以一直准备考研这条赛道。但是,机会机缘巧合降临在她的头上。9月11日中午,叶丽娅在年级群里看到辅导员发布的保研总成绩,才知道自己具备保研资格。当时的她有一丝小慌乱,便第一时间求助了她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谷玉良老师。谷老师给了叶丽娅非常有效的建议和帮助,在他的指导下叶丽娅开始准备预推免和九推,匆忙与艰苦的保研生涯就此拉开序幕。
在机会降临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9月28日和9月29日,叶丽娅的生理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阈值,她开始发烧,并伴随着源源不断地流鼻涕、“刀片嗓”、头疼等症状,连续两晚都辗转难眠。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外界的援助托举了她为梦想奋斗的征程,所幸她得到了老师、朋友和家人毫不犹豫、毫不吝啬的支持和帮助:公共管理学院的谷玉良老师、王欣老师和赵玉燕老师在向叶丽娅提供非常关键的信息和实质性的帮助的同时,也充分尊重和包容她的个人选择;叶丽娅的爸爸妈妈也在这个过程中非常关注她的动向,在精神和物质层面激励她不断尝试,争取更多的机会。于是,顽强的她仍然在28日填完志愿后进行了中南大学比较突然且节奏紧凑的九推线上面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因为三年的专业知识及科研项目的积累,她在研究生复试这个“赛道”准备得相对充分,不仅顺势完成了简历制作,以文本形式将个人介绍、项目经历、相关优势和可能设问这些内容进行了记录,还于准备预推免阶段在模拟面试的原版简历和个人陈述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适当“套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终于,历经千辛万苦,叶丽娅最终收获中南大学的保研offer。
【启迪之言:重新发明世界,共赴未来】
空间社会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liminality”,它是一个既非此处亦非彼处的状态,是一种过渡。个体处于旧世界和新世界的边缘,在这个阶段里人的身份可以被解构、迷失或重塑,身份是可以流动的,是可塑的,也是允许探索的。这也是叶丽娅对研究生阶段的生活的新期待。虽然王小波曾说过“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但叶丽娅始终延续着她一直以来很向往的钱永祥老师形容的自己那种——“热情与怀疑、同情与反抗并重的基本冲动”的宏愿,并希望它以后不会被苟且消磨。
同时叶丽娅希望每一位有志于社会学研究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带着不功利的心态去读每一本书、上每一堂课、做每一个pre,并且享受这种用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学科精神和关怀去观察理解世界的过程,让社会学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她鼓励学弟学妹们侧重于相关专业书目的阅读积累,摸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领域,这些布下的草蛇灰线,在日后研究生阶段更加纵深化、精细化的研究学习过程中一定会得到回响。此外,在她看来,多读多写多讨论、专业资料的收集整理、自己以往完成的课程论文和读书心得的回溯复盘这些都是特别好的习惯,不仅有助于自己知识体系的形成和更新,并且在人生前驰的基础上,时常回望这些过去走过的路也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
加布里尔在《世界为何不存在》里说过,一个统一的世界并不存在。世界是由多重世界重合起来的,人们只是在某一些时间交织在同一轨道线上,脑海里存着“同一世界”幻觉的人,会对割裂与隔膜感到不适。或者毋宁说,共同世界只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幻想,应该从击碎这种幻想开始去获得生活的起点,重拾对“重新发明世界”的潜能的信心。因此,叶丽娅最好的鼓励就是祝福一切“热烈又恬静、深刻又朴素、温柔又高傲、微妙又率直”的人们,一起“重新发明世界”!
一审:王思彤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