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张继生,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主任、湖南师范大学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学生体育联会武术分会副主席。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体育系,硕士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博士毕业于韩国龙仁大学,博士后于苏州大学体育学科研流动站学习,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现任湖南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所所长,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CSSCI论文24篇,SCI论文2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编的教材有9部,独著3部。主要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方法、跆拳道教学与训练。
(通讯员 王志豪 傅冰雪 王芊绵)他扎根民族传统体育领域三十余载,以坚定的信念、卓越的成就,成为该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他是石阶,承受着学生的踏实攀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他真实的写照。从初登讲台的青年才俊,到如今硕果累累的学界中坚,他在教学、科研、竞赛指导等多方面都记录着他的辉煌成就,他就是张继生教授。
【传道授业,武韵启智】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教授武术动作时,张继生教授一招一式精准示范,着眼于细节,拆解每个动作,从发力技巧到身体的平衡把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并督促学生认真练习。同时,他也会讲述武术流派的发展脉络、历史典故,挖掘武术深层次下的文化内涵。这让学生明白武术不仅仅是肉眼可见的招式与动作,更是在一招一式之间蕴含着的一种文化理念、哲学思想与民族精神,这需要每一个习武之人静心体会。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这是张教授时常提起的一句话。除了向学生传授实践技能之外,张教授更强调对学生心灵、人格的熏陶与教化。在民族传统体育概论的课堂上,他强调“备、通、温”三步骤。“备”指的是学生在课前应当提前预习,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自我的整体理解。“通”指的是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于课堂之中将教师的所言所行与自我理解相结合,做到融会贯通,一通百通,方能有所收获。“温”指的是温故而知新,在课堂结束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思考,对所言所行进行自我反思。他始终将政治意识、道德品质与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教学首位,“习武人,修武德,勤苦练,健体魄”十二字箴言便是其最好的写照,也是张教授对每一位习武之人的教导和希冀。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名言用来形容张继生教授的教育理念再合适不过。他主张“教学相长”,在课程安排中,他会抽出几堂课的时间交给同学们,与同学们进行身份互换,他成为学生,仔细聆听,笔记不停,并在课堂结束后将这堂课的优缺点细细讲解,并耐心回答课后请教的同学。“乐、汗、会”是他对课堂的标准,即“这堂课学生与教师快乐吗?”“这堂课学生与教师出汗了吗”“学生学会了吗?”“教师教会了吗?”不是简单的全盘授予,而是灵活的相继诱导,他提到:“每一次上课都需要带着问题进课堂,在课堂结束后看看问题解决了吗?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正是张教授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学生才能在课堂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这是教师之幸,更是学生之幸。
【深耕学术,笃行不怠】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通过日常的教学,张继生教授在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和困惑后,从而激发科研的动力,促使其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攀登。他公开发表80余篇论文,其中24篇被CSSCI收录,他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民族传统体育,有的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困境,有的研究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并主持和参与6项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
像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武术提升青少年体质与社会适应力的实证研究”的过程中,他始终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的思维方式,他扎根田野调查,走进武术发源地,获取第一手资料,为武术文化理论研究提供坚实依据,其成果也为武术文化传承提供新思路与方法。在著作方面,他主编、参编多部教材,独著数部作品,如《解密跆拳道世界化解码中国武术国际化》,以独特视角解读武术在国际交流中的发展与挑战,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术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教有所得,研有所获,教研相长,才能笃行致远。
【不忘初心,以终为始】
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张继生教授深知对于处在大学阶段的年轻人而言,迷茫与困惑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年轻人。因此,张教授在正式授课之前,都会发自肺腑,对学生们说一些当下感悟。他提出人生应该有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想去哪?能去哪?大道至简,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武术是一种文化。”引导学生清晰地认知事物的本质,激发学生探寻事物背后的动机与意义,这才是张继生教授真正想要做到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能,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张教授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去寻根溯源,明白自己所做之事的价值与使命。唯有遵从自己内心的指引,才能够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坚定信念,笃行致远。“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张继生教授的一言一行,为学生灌溉了泉水,洒满了阳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知识的滋养与精神的激励下茁壮成长,向着成为优秀人才的方向奋力进发。
一审:王思彤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