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雷军蓉,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教学成果奖、年度教学优秀奖、“优秀教练员”、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湖南省少数民族体育工作“先进个人”、湖南师范大学“十佳师德标兵”“自主教育·大米时代十佳大学生竞赛指导教师”等荣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体育总局课题2项,省教育厅课题3项,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和独著教材4部。指导、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体育竞赛活动荣获全国武术、龙狮项目比赛冠军20余项,培养健将级运动员11名。指导学生获“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6项课题,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2项。
(通讯员 傅冰雪 伊淇航 王志豪)“风起云涌庆祥龙,金镳玉辔旋凌空。”暗红色塑胶跑道的一侧,一条龙正在几名学生的挥舞下翻、滚、缠、伏,栩栩如生,一道身影正静静地注视着一切。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们正跻身时代洪流,堕云雾中,迷茫不知,雷军蓉正是那灯塔,为代代学子指引他们走向各自的道路。
【循循善诱,良师益友】
“同学们好!”在行完武术抱拳礼之后,雷军蓉开始了专业术课——龙狮课的第一次课程,与体育学院大多数术课不同的是,龙狮课的第一节课,是理论课。武术训练馆的一楼,棕黄色的木头地板衬得整个训练馆洋溢着明晃晃的热情,不论是天花板还是馆的四周角落,都摆放着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色的舞龙舞狮器材,鼓、绣球龙珠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第一节课,她要带他的学生们了解什么是龙狮,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什么是龙狮运动。从遥远的历史讲起,从龙的诞生,到传承,再到兴起,或许,雷军蓉多年的传道授业,正能缩映这漫漫的历史长河,学生们目不转睛地望着幻灯片上承载的文明,对龙狮运动的兴趣,也正在生根发芽。
“六把,手抬高一点!”“五把跟上!”“注意龙型!”舞龙课是一门辛苦的课,至少对大多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的学生来说是这样的。要完整流畅地舞完一整套规定套路,大约需要五分多钟,而在这看似不起眼的五分钟里,学生们需要随时高举手臂、换把,或上或下,或跑跳或倒地,或翻转或回旋,一套下来,学生们无不气喘吁吁,正因如此,雷军蓉教学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体现得淋漓尽致。舞龙舞狮从不是一项死板的运动,需要技巧,更需要动脑,用雷军蓉的话来说,就是要“活”。在某些难以短时间上手的动作上,雷军蓉会亲身示范,如何走路线,如何流畅地连接,如何互相配合,她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子们。
“下课!同学们辛苦了!”再一次行完抱拳礼,一堂丰富的龙狮课结束,在同学们课上严厉的雷老师,变成了亲切和蔼的“雷妈”。雷军蓉会从办公室端来洗好的水果,在这炎炎夏日,灼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而武术训练馆楼下的树荫旁,一群青涩的学生正围着他们的雷老师热情地笑着。不管是龙狮队的队员还是龙狮课的学生,都喜爱并敬重着这位会同他们在课前热身小游戏上一起踢毽子的雷老师。
【传道授业,春草不息】
龙狮运动到底为何能生生不息地传承至今呢?或许在雷军蓉的课上,学生们能够体会到。“一条龙,一头狮子,光靠一个人是舞不好的,我们需要所有人的努力、配合。”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龙狮运动中体现出来的团结协作精神,正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学子。从开始大家舞“八字龙”都坚持不了两分钟,到最后能完整且不失误地舞完一整套规定套路。雷军蓉将这样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野草精神带给学子们,如那润物无声的春雨般,默默影响着学生们的价值观。
“在我上大学之前,我都不知道舞龙舞狮也有比赛。”这是许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的学生们发出的疑惑。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一直都是任重道远,许多年轻人对于舞龙舞狮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节日表演,娱乐欢庆上,却从未深思过这样一项拥有久远历史的运动,为何能流传千古,或许,正是有雷军蓉这样锲而不舍的人,将力量化为一道道利剑,破云斩雾,挖出深埋的瑰宝,将之展现世人面前。在两个学期的龙狮课末尾,最后一课,她站在那棕黄色地板之上,对着面前一届届相似却又不同的学子们说:“我希望大家上完龙狮课之后,能爱上龙狮,能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作为一名民传学子,将我们优秀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春蚕丝尽,蜡炬成灰。历史漫长的岁月中,总有人在默默地改变一切,哪怕人类只是浩瀚星际的一粒尘埃,却依然有人愿意献出一切。螳臂挡车、蚍蜉撼树,听起来渺小无助,但师者,便是能将这力量放大无数倍的奇迹,代代相传,而代代无穷尽也,龙狮文化传承千年不息,就让它在那群星荟萃的夜空中继续做一颗指引方向的明星。
一审:王思彤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