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青衿芳华】彭琦瑶:以勤织梦,以心育人

日期:2025-03-11 15:00浏览数:




人物简介:彭琦瑶,女,中共预备党员,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1级化学(师范)专业本科生。曾担任院团委基建部部长、2023级新生总班导,现任年级团总支副书记。2021-2022年度,获校综合三等奖学金、无机化学课程专业学习三等奖。2022-2023年度,校综合二等奖学金、湖南师范大学寒假回访母校活动优秀团队、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未来教育家二等奖、化学化工学院九典制药助学金、有机化学课程专业学习二等奖、院迎新晚会最佳人气奖。2023-2024年度,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在2023级本科生军训工作中被评为“优秀班导助理”、校综合二等奖学金、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十佳学生干部”、化学化工学院达嘉维康“优秀干部奖”。

(通讯员 潘佳美 曾佳 许凯帆)“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于彭琦瑶而言,大学四年是一趟从青涩懵懂迈向目标笃定的成长征途。无数个日夜,她在实验室与教室之间匆忙穿梭;在组织活动、协调事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些宝贵的经历,一点一滴,积少成多,激发她对化学教育的兴趣,点燃了她投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

【学海无涯,以勤为舟】

“化学师范的课程远比我想象中更具挑战。”彭琦瑶坦言,因为动手能力较差,所以她在进入大学时每次都很恐惧做实验,一开始做得也非常慢。但彭琦瑶骨子里就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面对困难,她并不退缩,而是主动出击、迎难而上。渐渐的,她也习惯了这种快节奏,在课前认真预习,标记出重要的步骤,在正式做实验的时候尽快节省排队的时间。

理论课的艰深同样考验着她的毅力。对于高中时没有学过物质结构这本书的彭琦瑶来说,别人认为轻而易举的无机化学基础,她却连杂化轨道都不知道是什么,再加上老师上课速度较快,一节课下来她收获甚微。遇到这种情况后,她没有妄自菲薄,而是直面困难,逢山开路,逢水架桥。零基础,就在课外时间听网课,多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条横在她与无机化学之间的“沟”就慢慢地被耕耘的收获所填平。也正是这种勤奋与毅力,让她在“未来教育家”竞赛中凭借扎实的专业储备、优秀的知识教学设计斩获二等奖。

【躬身力行,以责砺心】

“学生工作不是负担,而是成长的阶梯。”作为2023级新生总班导,彭琦瑶的手机24小时开机,她总是事无巨细地为新生们答疑解惑。

军训期间,她顶着烈日往返于教学楼与操场,为新生协调物资,处理突发状况,照顾伤病连的同学。当被问及“如何兼顾学业与工作”时,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首先是合理规划时间,她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表,把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划分清楚。比如,她会在周末集中处理学生工作。在考试周等学习任务重的时候,就适当减少投入学生工作的精力,多花时间在复习上。谈及始终坚持投身学生工作的缘由,彭琦瑶表示,成就感是她最大的驱动力。每次看到自己组织的活动顺利开展,或者帮助同学解决了问题,她都能拥抱一份难以言喻却令人欣喜的满足感。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她自己也在不断成长,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让她认识到了学生工作的价值,也坚定了她继续投身学生工作的决心。

【追光而行,以梦为帆】

“迷茫是青春的常态,但行动是最好的答案。”彭琦瑶在读大学时也会有迷茫,但她应对迷茫与焦虑的方法生动地诠释了“直面恐惧,才能真正的成长”。

她也曾手足无措过,但当她真正明白了迷茫代表着自己对更强更优秀的自己的向往时,她便带着那份富有力量的自信归于平静,抛顾虑于脑后,去行动才有答案。她给自己量身定做一个目标清单,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都能降低迷茫的阴霾的“透明度”,提高光明未来的亮度。

如今,保研至化学教育专业的她,对未来也早有规划:短期内计划在读研的两年内能发一篇化学教育方面的论文。展望未来,彭琦瑶期望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在教育的领域发光发热。相信她定能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不懈的努力,助力一个又一个学生爱上化学这门有深刻内涵的学科,助力热爱化学的孩子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不断突破自我,教学相长,也让她实现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的双丰收。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那些伏案疾书的深夜、奔走协调的晨曦,终将化作她脚下坚实的路。而她的故事,正如化学反应的微光,静待下一次璀璨的绽放。

一审:龚静宜

二审:李蓉


上一条:【青衿芳华】李卢蓓: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下一条:【青衿芳华】朱雨帆:以勤为楫渡学海,静守初心向杏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