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龙潭坪司法所所长谷辉介绍红色革命遗址
实践团成员对白竹坪村老党员代表开展访谈
龙潭坪镇红军村老党员、老教师谢勋任赠予实践团书法作品
(通讯员 王雯 于是)7月8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桑植县龙潭坪司法所所长谷辉的带领下,参观了包括“红军万岁”古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六县联合政府旧址、中共第三届桑植县委旧址在内的红色革命遗址。谷辉不仅是龙潭坪镇司法主要负责人,在红色文化领域的研究也走在前列,通过他的讲解,队员们共同感受了龙潭坪镇珍贵的红色记忆。
在参观完红色革命遗址后,实践团成员在谷辉的引导下依次向白竹坪村老党员彭三多、马绍孟、余永达进行了访谈。三位老党员都为白竹坪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做出了极大贡献,其中马绍孟为原白竹坪村村长,在他的带领下白竹坪村通过修缮大坝、推广杂交水稻等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老党员们指出:“村子之所以能够顺利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奋斗,是他们亲力亲为,根植基层,才带领村民们走向富足。”实践团成员们表示一定会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并将其落实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当地的红色法治文化,实践团来到了红军村老党员、老教师谢勋任的家中。谢勋任的外祖父时任中共桑植县第三届县委委员兼秘书长,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谢勋任珍藏并完整传承着珍贵的《红军土改三字经》。谷辉介绍到:“《红军土改三字经》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六县联合政府开展群众工作历史痕迹,也是红色法治文化的重要历史依据,这种将革命斗争与法治建设相结合的实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超前的治理智慧。”临走时,谢勋任题字一幅并赠予实践团,“红色法治”的四个大字不仅拓印在纸上,也传承在每位实践团成员的心里。
此次学习与访谈活动通过考察革命遗址、访谈老党员代表、学习《红军土改三字经》中的法治智慧,挖掘了当地红色基因中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契合的因子。学习参观路上,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见证了乡村振兴成果,更探寻了红色法治文化的传承脉络,为新时代法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编辑:王鹏辉 陈泽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