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评+

青年文评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评 > 正文

中西科幻差异背后的深层思考

日期:2023-06-08 13:53浏览数:

科幻文学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很庞大的分支,其中波谲云诡、天马行空的想象令无数读者痴迷。西方科幻最先形成体系,代表作家有“科幻文学之父”阿西莫夫,代表作品有被翻拍过无数版本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系列巨作《银河帝国》等。中国科幻后来居上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作家,代表作家有“大刘”刘慈欣,代表作品有令中外读者拍案叫绝的《三体》、令人重新思考教育意义的《乡村教师》。

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也逐渐在中西科幻文学上体现出来。在科幻文学中,“科幻大背景”和“人类”之间的讨论是科幻文学绕不开的话题。中西方科幻文学的差异也展现于此:科幻文学的主题究竟是科幻大背景下人类的悲欢离合,还是人类在科幻大背景下的“逆转乾坤”。下面将以典型中式科幻作品《乡村教师》入手,从不同的方向解析中西科幻的差异。

人类在仰视世界,还是世界在俯视人类。《乡村教师》不仅有世界的“俯视”,还有人类的“仰视”,但更多的是人类对世界观的挑战与思考。从碳硅帝国的庞大战争,到偏远山村的一个小教室,“庞大”与“渺小”之间的探讨,让我们能够进一步地领悟在人在整个世界中所产生的影响。人在仰视世界,也在影响世界,试图改变世界。在经典西方科幻作品《沙丘》中,大环境影响下新世界人类之间人性的险恶被读者们用上帝视角观察。新世界观在俯视着人类,也在“玩弄”着人类。中式科幻在以人为本的视角下,不停地探索着未来人类的出路,不断强调种群在整个世界中所展现出的主观能动性;西方科幻则以上帝视角俯察人类的生离死别、成王败寇,不断强化新世界观新社会形态带给人类的影响。

软科幻让思想融入作品,硬科幻用“科技”改变世界。“柔和”是中式科幻作品给读者们的第一印象,“刚硬”是西方科幻作品给读者们的第一印象。诚然,给某一类文学作品“评印象”“定调子”是一件极不专业的事情。此处姑且将第一印象比作中西科幻的主流形式。《乡村教师》中让人惊叹的可能是碳硅文明战争所带来地对各星球文明进行“文明消亡”的大背景,但是作品令人感动的则是学生们背诵出老师呕心沥血所传授的“牛顿第二定律”。在中式科幻中,科幻永远是背景。无论这个背景是宏大如《三体》中的“歌者文明”还是渺小如《球状闪电》中的“地球文明”,背景永远都要为内涵和思想让路。软科幻让读者思考未来的出路,硬科幻推进人类对未来的发展。无论“软硬”都是科幻作品的一种形式,好的作品都值得被读者称赞。

人类应该逃离破碎的世界,还是拯救破碎的世界?中西科幻最重要也是最能展示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就是科幻的内核,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是要讨论个人的重要性还是群体和时代的重要性。一提到“个人英雄主义”就不得不讨论西方科幻方面的强大IP——超级英雄。在西方科幻里,最常见的一种内核就是“英雄造时势”。钢铁侠牺牲自己打败灭霸,超级英雄以自己一身之力拯救整个世界,这些都是超级英雄作品里的惯用套路。除了超级英雄,西方科幻也不乏小部分人拯救全人类的戏码,以及西方科幻电影最常见的桥段“带着人类的希望去逃亡”。而反观中式科幻,其内核是人类文明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文明不会因为某些科幻大背景而消亡,人类也不会因为争取生存的希望而随意放弃文明。这就如《乡村教师》中老师在临死前也不忘延续文明的火种,《三体》中所描述的“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西方资本主义总是拥有一种“优胜劣汰”的阶级思想。因此西方科幻总是强调个人主义,而且是精英阶级的个人主义。在西方科幻世界中,在人类面对生死存亡时刻之时,只有精英阶级能站出来保护人类延续文明。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则是一种以“人民”为主的人本主义精神。在中式科幻世界,即使面对多么残酷的未来,人民群众都将携手并进一起寻找生存的希望。

中西科幻之间的差异不仅仅是文字技巧、展现手法上的差异,更多的是中西世界的差异,是一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我们欣赏奇妙的科幻世界时,不仅仅要感受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更要留意科幻文学的内核为我们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一审 隋佳

二审 汪甜甜


上一条:静静的颍河,不屈的忠骨

下一条:上座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