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评+

青年文评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评 > 正文

致我绚烂的青春年华

日期:2023-06-01 17:08浏览数:

“小时候,我等待思想成熟,等待经验积累,等待抉择坚定,等待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样子。那个人,或者那个化身,曾经有所归属。”我记得这一节的标题叫做《教育》,当作者逃离大山,不在为旧冤耿耿于怀,只是为了自己而接受自己的决定时,一个真正的自我开始觉醒,从等待到逃离再到找寻,教育的意义莫过于此,鸟儿飞向了他的山。

我生自地方乡村,自孩提时代,当所有邻家孩子都无忧无虑的和泥玩水时,我的妈妈会把我关进最安静那个卧室,给我布置那些她也不太明白,只是年级符合的语文试卷,算数书。我记得很清楚,在我八岁生日那天,我依然还在坐在同样的板凳上,同样的握笔姿势,写着同样枯燥的题目。妈妈像往常一样悄悄走进房间,只不过这次,她手中的肯德基让她第一次暴露了。“你看看你,怎么握笔的,教了多少遍都教不听”,她一边数落我,一边把鸡腿递给我。那是我第一次吃肯德基,也是妈妈的一次买肯德基。“准你出去玩一下子。”看着我满嘴的油光,她笑了。我一听,鸡腿都没吃完,握在手里就往外冲。“哎哎哎,等等!”她一把拉住我,盯了盯窗外嬉闹的孩子们,弯腰低声说,“吃完再出去,听到没。”其中的辛酸,是多年以后我回忆时才体会出来的。昨天打电话时她对我说,“妈妈我就是没读什么书,我就希望你们几姊妹多读点书,我当时就一个信念支撑着我(我的奶奶当时不愿带我们,一心想要外出务工),就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帮我,我也要把你们带出来。现在看来,你们都还是争气。值了。”那个偏僻的小村庄里,十几年来一直都能听到的一句话是“你看他们家三姊妹,几读得书。”。只有我们知道母亲的艰难。每每想到,不禁为之动容。

自六年级起,我脱离了母亲的教育,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寄宿生活。小时候,我最爱看的书是一本译作《三行情书》,我总想学一点俏皮的话,好搏得喜欢的女孩子的欢心。朦朦胧胧间我无比憧憬那两个字----爱情。

到了初三,姐姐们留下的《顾城的诗》《海子的诗》《朦胧诗选》激起了我的好奇:是不是我看完也能写出和他们一样热烈的,朦胧的,别致的诗呢?我开始痴迷于《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总幻想自己能有一点文人气,文字灵动深情,谈吐温润,我想我最想成为的是,一个优雅的人吧。我开始自己写诗,学习填词。

毕业的暑假,我疯狂地读书写诗,慢慢地我开始接触梭罗、叔本华、简媜,孤独在我的意识里悠游,竟成了自由的代名词,我渴望孤独,我享受孤独,我假期不愿回家,一个人在宿舍里一本书就是一整天。我成了狂热分子,那些洞烛幽微的思想语,令我着迷,我常常数十分钟琢磨一句话,有时会脑袋疼,我却乐意将此视作思考者的证明。我发誓,我要做一个卓越的人,一个智慧的人。我好像忘掉情感生活了。

再后来,我遇见了一个特别的女孩子,大方优雅,独立优秀,我将能陪伴她看作我最大的荣幸。我们互相扶持互相支撑,她统考失利、校考失利,我一模二模排名不断下跌,异地,高考。这一年的波折与苦难,我们都一起走过来了,原本是到了可以苦尽甘来的时候,可是我们却也只是做好了共患难。她说,我只是用了一种看起来温情的方式去控制她。我疑惑了,茫然了。我强迫自己看《非暴力沟通》《亲密关系》《亲密伴侣》《爱的艺术》。她说的没错,慢慢地,我对感情的越来越高的期待,在没有及时调节中,畸形成了对对方的打压。我也知道这是常见的了,却也止步于此了。这些时候,我多么渴望成为一个懂得爱人的人。

昨天我又找她了,她说“我现在的落落大方连我自己都惊讶,这是一个独立的自我给我的勇气。我真的不需要你了,你明白吗?”是啊,我曾经对她说,“愿你先成为自己,再附着上我们各自的喜欢和爱。”,很遗憾最后我成的那个阻碍者。“独立的自我”,又一次触动到我了。所以让我想想,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应该是一个乐观上进,坚毅担当,博识睿智,感性的,深邃的人吧。这些品质是我要一直追求培养和谨守的。再看一眼我绚烂的青春年华,很抱歉,我该飞往我的山,去见见新的山峰与河流了。

经历了一切,最庆幸的,是我还葆有一颗为未知悸动的心。        

一审:吴仪

二审:朱铃

上一条:绝望的念想,悲恸的守望

下一条:和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