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评+

青年文评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年文评 > 正文

阁内焦土,阁外星光

日期:2023-04-23 11:30浏览数:

眼眶迎进一挂挂青山,心口填满一条条水川……耳绕花鼓戏中听,白月饼儿娃娃音,几欲梦里探故乡,天心阁外几户窗 ;然曾几何时一把文夕大火,百年缔造,可怜一炬,万万冤魂半长沙谁人过?呜呼!痛心不已,谁能怒己!

—— 题记

这是深秋的长沙,当岳麓山的一抹红再也坚持不住时,红枫从枝头落下,飘过壮阔的橘子洲头,滑过喧嚣的贺龙体育馆,荡过欢腾的太平街,落在了天心阁旁斑驳的石板路上。我与三两好友踏秋而立,不免心感肃杀凄凉。一阵呼啸的风奔驰而至,势不可挡,红枫再也耐不住风的怒吼,被疾风带走,空留下一片土地,这里,潜伏着赤炎与绝望。

我只是凝视着这座阁楼,却仿佛凝视着深渊——阁楼默默无言,却好像想同我诉说,百年前的那段血腥征程。一人一阁,两相对望,时光又倒回到一九三八年的那个血腥之秋。

“起火了,快救火!”静谧的夜被厉声划破。南门口火光飞天,不是命令,是失慎。无人回应,消防车里装的全是汽油,日军尚未攻来,大火就已经将这静谧撕扯得无影无踪。火苗蔓延,不知真相的警备司令部继续下令,烧了这座长沙城。一桶桶汽油淋上了茅草屋,一把把火投向了房屋。霎时,火光冲天,睡梦中的人们被熊熊大火惊醒,以为是日军攻城,准备逃命,但为时已晚,熊熊大火和滚滚浓烟封住了出口,在拥挤与混乱之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老少妇孺的哭喊声和火烧房屋的爆炸声汇成一片,宛如人间炼狱。

火势迅速蔓延,黑烟升起,火苗如巨蟒一般攀上了天心阁,红砖白瓦,都染上了火的颜色。整整五天五夜,浓烟滚滚,士兵弃城,百姓逃命,昔日充满江南烟雨的星城,在文夕大火中毁于一旦,天心阁亦然,只那一片坚实的古城墙在大火中存留下来,同脚下百年前的焦土一起,向后人无声地诉说。

即便如此,湖湘人民的精神文化也没有在这场灾难中丢失,长沙人的民族魂更没有就此磨灭。日军若是攻来,便一把大火烧了长沙,与他们同归于尽,人民有骨气、有担当,他们蹁跹着希冀与向往。此后的长沙保卫战中,面对颓壁残垣,长沙军民一心,绝不退缩,终获抗战以来的第一场大胜。以身许党、以身殉国的长沙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游玩许久,天色渐晚。抬眼,天心阁已然华灯闪烁,璀璨夺目。登临阁顶,俯瞰阁下万家烟火,城墙脚下的老街古巷与周边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时光交错,万家灯火与城市温暖情怀弥漫,我心中的落寞一扫而空——是啊,天心阁已经重建,历经百年沧桑,依然挺立如初,长沙城早已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了百年屈辱的洗刷,换来了当今的海晏河清。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既要铭记历史,勿忘百年前的血腥火海,又要砥砺前行,扬起新青年的理想之帆。吾辈乃中华少年,一筋一骨皆有血性,一言一行俱是担当,我们应以己之微光,耀国之远方,使泱泱华夏一山一水皆是峥嵘,一城一色均泛神光!

一审:吴仪

二审:朱铃

上一条:君子之美,以怀“鲍”国

下一条:繁华落尽,平淡归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