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站在命运的入海口,回望人生的每条溪流,流经过,如何的山谷”,这是蔡崇达先生新作《命运》开篇的第一句导语。
《命运》以核心人物阿太跌宕起伏的人生为主线,串联起闽南沿海地区一个小镇几代人的人生故事和时代浮沉。作者将历史发展穿插在人物故事之间,深刻地探讨有关活着与死亡的话题。书中阿太的形象是矛盾的,一边她信奉神明,可一边她又与命运抗争,因为她知道:“我们的命运终究会由我们自己生下,我们终究是,自己命运的母亲”。所以命运终究是我们的孩子,他长什么“样子”,有怎样的“脾性”,都可以由我们慢慢教育与培养。
命运是选择的结果。回看阿太的一生,你会觉得她是不幸的:亲人离她而去,孩子和妹妹都走在她前头;遇到一个真诚待她的丈夫,却因战争被迫相隔两地;想有孩子来作为她的精神支柱,但自己不孕不育。同时,你又觉得她是幸运的:在那个时代她无法生育,但她的丈夫对她不离不弃,找最好的医生给她治病;自己不能生孩子,但神明给她送了三个勤劳善良的孩子,把她作为亲生母亲对待;神婆说她无子无孙无儿送终,但她最后走的时候却在后代的陪伴下笑着离开了。阿太不愿接受命运给她规划的人生,她用行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阿太选择了善良,她的一生都在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虽然生活艰苦,但她的善良让她收获了更多的爱,改变了自己原本黯淡无光的人生。面对命运的不公,比起认命,勇敢地和它“打一架”是最好的选择。我们无法强求人生中的每一个结果都能如我们所愿,我们面对生活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后的不强求而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注定的“命运”并不是我们不去努力抗争的借口,问心无愧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不认命,才能改变命运。阿太的婆婆是镇上有名的神婆,她也从未受过命运的眷顾,但她听过周围太多人的故事了,所以对于命运她始终坚信:“只要我们还活着,命运就得继续,命运最终是赢不了我们的。”阿太结婚前就背负了“无子无孙无人送终”的预言,但神明先后给她送来了三个孩子,而她也靠着勤劳与善良,把福报都送给了子孙,以致她最后是在大家的陪伴下笑着离开了人间,这次,阿太没有输给命运。命运也许能够决定我们的生活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什么样的磨难,但如何处理这些事情,我们是握有决定权的。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越是害怕命运带来的“突发情况”,他越是喜欢恶作剧,但当我们沉着坦然地去面对,反而生活就变得更为顺利了。正如书中所说:它会让你难受,让你绝望,它会调皮捣蛋,甚至冷酷无情,但你要知道只要你不停,它就得继续,它就奈何不了你。所以,人的命运,不在别处,而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服输,不认命,我们才有机会去改变命运。
“命运不会只是条潺潺流淌的溪流,它会在经过某个山谷时就突然坠落成瀑布,还可能在哪个拐弯后就汇入大海消失不见了”,那何不在命运的瀑布中欣赏其拍打石头激起的水花,何不在命运的大海上奋勇起航,何不对命运说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一审:李紫涵
二审:朱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