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冯帅帅,河南安阳人,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专任教师。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数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SSCI、SCI、CSSCI等国内外核心期刊目录转载/收录,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近年研究旨趣主要包括教育分层与治理、当代性别/家庭问题、数字化冲击的社会后果等主题。
(通讯员 方蕊 聂晨晨 周语琪)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正所谓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在这条人生路上,冯帅帅有过迷茫,有过困惑,但这些经历没有击倒他,相反,它让他的步伐更加矫健,更加一往无前。如今的他立于这三尺讲台之上,用自己多年的学识,投入新一代的教育事业中。
【无心插柳柳成荫】
正如一句歌词中所说“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正是这一瞥,奠定了冯帅帅和社会学的缘分,对于冯帅帅来说,与社会学的相遇,实在是一场意外。冯帅帅坦言道,由于家里面没有大学生,对于大学校园专业也不太了解,而自己作为一名文科生,内心比较抵触较为限制和单一的东西,并且由于自己不想随波逐流地和大多数同龄人报相同的专业,所以选择了无意间看到的社会学。就这样,冯帅帅误打误撞走进了社会学的殿堂。
事实上,冯帅帅表示自己一开始也在网上对社会学这一学科进行了一定的了解,但当在大学里认真接触之后,他了解到这门学科的有趣之处。冯帅帅分享道,在他入学时,班级内部开始定期举办集体性的读书会,在这样集体的活动下,同学之间相互督促与监督,帮助他培养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而这一习惯也一直陪伴了他接下来的求学生涯。
【而今迈步从头越】
冯帅帅自认自己教学经验浅薄,他在采访中笑侃自己经验不足,需要和学生们一起加油进步。当被问到分别在教学与学习社会学时有什么不同的观察角度时,冯帅帅说,他对于社会学的学习主要来自于阅读,而不是上课,主要是来自于阅读以及自己的一些研究。同时他所就读的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好比一块海绵掉进知识的海洋中,本科时期的他读了不下200本的专业书籍,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于教学这一方面,冯帅帅表示作为一个青年老师,如何能够通过自己的课程,将自己微薄的知识去传授给学生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与对待生活的观念,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因为学一个知识和讲一个知识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学习知识时可能自我感觉理解得不错,甚至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能进行流畅准确的穿插使用,但是当把它转化成课堂语言,特别是转化成学生能接受的课堂语言的时候,就需要相当程度上的磨炼了,教学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是完全不一样的。冯帅帅表示面对新的身份,自己依然在学习与摸索的过程中。
【只愿子弟成才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一名老师,冯帅帅自然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面对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对未来的焦虑和就业问题,冯帅帅认为社会学教育在本科阶段会给学生带来的重要的价值,就在于与许多事物和解的心态,毫无疑问,现状是严峻的,改变世界的人终究是少数,接受不合理但无可改变的现实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当被问到对学生有没有什么寄语时,冯帅帅提出希望同学们能抓紧时间多读一些书,读一些好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阅读是一定能够有所收获、同时又成本极低的学习方式,学会阅读是文科学习的重要部分之一;要找到自己的大学校园生活节奏,以及要去思考一些抽象的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因为大学是学生走入社会的中转站,你的回答会决定你在大学期间应该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以及毕业后如何在社会中立足,也许问题在短期内找不到答案,但终会在某一天恍然大悟。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如今的冯帅帅,站在这三尺讲台之上,担起了这一份责任,开始了新一段旅程。像一座醒目的灯塔,指明了学生前进的方向。
一审:吴雨婷
二审: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