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麓山春晖】李志龙:皓月照我心,热爱度山海

日期:2024-04-27 10:40浏览数:

人物简介:李志龙,湖北应城人,哲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讲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西方哲学、法国启蒙哲学、德国观念论。

(通讯员 曹雨西 聂晨晨 周语琪)“皓月当空,而夜路不惧矣!”夜空里的皓月,照亮赶路人的心。李志龙是赶路人,亦是那轮皓月。漫步在学术的大道之上,幸有良师耐心指引,他得以勇敢前行;站立于三尺讲台之上,为托举起学生的青云之志,他甘为人梯;奔跑在人生的旷野之上,怀揣对生活的热爱,他坚定前行。



【立广志,也行实事】

“其志也,广大而清明;其学也,精微而中庸”是李志龙的座右铭,他一直以这句话激励自己,也一直践行着这句话。做学问前必须立下自己的志向,有了自己的志向与规划,才不至于迷失自我。立下什么样的志向,“广大而清明”是李志龙的回答,他始终坚持“学术研究应不局限于一亩三分地,应当把眼界放宽,把行动落实。”

把眼界放宽,离不开好奇心的驱使。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从事学术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有闲暇,第二要有好奇心。不囿于一隅,不执于一端,李志龙把自己的学术兴趣扩大,在宽广的视域中去反观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式研究。尽管没有受到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课堂教育,但出于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的好奇心,李志龙坚持阅读相关著作,不断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关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展,把自然科学知识融入自己专业领域之中,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同时,他怀揣着对其他领域与学科的好奇心,积极进行多学科互动,对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都有所涉猎,把专业知识和个人兴趣有机融合,眼界越来越宽,研究也有了更多的新视域。

把行动落实,学会自律和寻求他人的帮助是必修课。学会自律,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制定计划,排除外在因素的影响,李志龙一直践行着自律的品格,在求学之时,基本上每学期乃至于每一周都会提前规划学习和研究的安排和进度,并为完成目标而努力。“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求学路上,李志龙一直与老师保持紧密联系,积极主动和导师师沟通,一步一脚印地进行学术研究。



【受指引,亦燃火炬】

谈及为什么走上老师这条道路,李志龙认为这一方面出于他的个人梦想,另一方面求学路上的老师们对李志龙的影响也很大。李志龙的导师是一个非常有教育情怀的人,他的导师严谨认真地对待教学,乐于与学生沟通,从教学中获得快乐,影响了许多非本专业的人进入了哲学大门,感受哲学的魅力,这也使李志龙感受到教育的崇高价值,希望自己可以追随导师的脚步,坚定了他成为老师的决心。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成为湖南师范大学的老师以后,李志龙始终保持着师生之间平等的学问探讨的关系,鼓励学生去思考,乐于与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多质疑,将学生敢于质疑视为自己教育成功的体现之一;为了使哲学课堂更有趣味性,李志龙在讲课过程当中会尽量地成体系化,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也会和学生补充一些哲学家的生平经历,求学过程,丰富学生的哲学背景知识,让晦涩的哲学知识灵动起来,在学生心中埋下哲学学习的火种。

由授课老师成为23级哲学班班导师,这对李志龙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份责任。做好课堂授课和课后解疑的同时,李志龙也很关注学生本身的身心状态,为学生从高中到大学,从大学到未来搭好桥,帮助学生从中学填鸭式学习过渡到学会自主学习,更好地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指引他们前进的道路。



【乐体验,并爱生活】

生命是体验的总和,在学习研究和上课之余,李志龙也非常注重于各种生活体验的丰富。保持一定量的运动是李志龙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剂,李志龙喜欢体育运动,虽然有时可能会有些枯燥乏味,但却能够帮助他很快进入沉思状态,也磨练他的意志和增强耐力,丰富了他的运动体验。李志龙也会在闲暇之时去看看艺术展览,去博物馆欣赏艺术作品,在反思什么是伟大的艺术品的同时,也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除此之外,李志龙也喜爱烹饪,在蒸煮爆炒中,一盘盘佳肴里体验美味,丰富美食体验。

在普遍内卷的时代里,李志龙细细品味生活的味道,在酣畅淋漓的体育运动里,在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中,在一盘盘可口的饭菜里,隐藏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好好生活,感受美好,与未来相遇。

一审:肖珏

二审:王晶

上一条:【青衿芳华】柴超:少年行路,真诚作剑破万难

下一条:【青衿芳华】陈凯歌:恰是人间惊鸿客,墨染星辰云水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