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姜嘉锐,女,辽宁大连人,共青团员。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0级历史基地班,现已保研至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2020年至今担任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礼仪团成员。2022年获湖南师范大学口述史征文大赛二等奖;2022年获湖南省阳光体操节形体舞蹈二等奖。
(通讯员 娄思米 胡心怡)将“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的恒久心态贯彻始终,收获丰硕后将一切娓娓道来,这是“辛夷花落,海棠风起,朝雨一番新过”的沉稳。姜嘉锐正是以这样的和煦徐徐地陈述自己的经历,她落落大方与专注宁静的形象也由此逐渐明朗。
【兴趣为锚,立志起程】
被问到大学生活的学习方式时,姜嘉锐从自己与历史的故事讲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她从小便喜欢中国古代史,看过很多历史书籍和影视剧,化小为大,进入大学后姜嘉锐由其他专业转入历史基地班,开始更为专业的历史学习。她将自己的学习经验概括为上课专注听讲,高质量完成作业和认真进行期末复习,三者兼之,专业学习便可逐步筑基。
在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后,更进一步的则是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更为广博地探索。姜嘉锐会利用闲暇时间拓宽自我视野,从课堂捕捉感兴趣的知识点,课后查阅多方资料。为了避免固化的思维模式,她主张阅读不同学者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深度分析,从各种角度理解这一话题的具体内容,以此豁然开朗,更好地完善自己。
出于兴趣,并结合阅读的书目与老师的指导,姜嘉锐撰写的学年论文围绕明朝妇女在婚姻中的权利展开,依据相关史料和专业书籍,她对明代女性婚姻中的法律地位进行了初步探究,并对该领域产生了进一步的研究兴趣。在考虑研究方向时,历史小说《胡善围》给了她灵感,这本书以女性为线索,化用了大量明史史料,展现了明朝初年的社会情况,激发了她对女性史的兴趣。
对于科研实践方面的分享,姜嘉锐认为团队协作很重要,作为刚接触科研的学生,她提出应更侧重感受实践的过程,认识到科研的严谨性和严肃性,了解实践的流程,完成分配的工作,认真对待团队任务。在参与导师引领的《湖湘史家人物研究》课题项目时,姜嘉锐对科研实践进行了初步学习,从中学习到了如何进行文献查询、梳理以及提炼核心观点,而后将相关经验应用于其他科研实践。
【早立目标,知之奋斗】
姜嘉锐从大一起就开始了解保研机制,保研并不是从大三开始努力,而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获得保研名额成为她为自己设定的前进方向,她把长期任务转化为短期任务,认真稳定地对待每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保持自己较高的专业平均分。
在稳步稳扎地达到这样成绩的同时,姜嘉锐仍是遵从本心,以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为出发点选择保研学校。她对学弟学妹的建议是尽早确立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基于此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了解院校的招生政策和具体要求。同时,她认为提前准备好简历与个人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谈到保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姜嘉锐认为是对不确定能否获得保研资格的焦虑。但单一的情绪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她选择同时做好两手准备,既做好保研的准备工作,又认真完成课业任务,扎实地复习专业知识。如此,即便后期转换赛道也会有所准备,不至于措手不及。姜嘉锐大三下学期的暑假没有回家,而是留校学习,最终换来的结果也是“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度己覃思,寄语箴言】
回顾大学生活,姜嘉锐对自己较为满意的地方是认真踏实地完成了初入大学时定下的目标,实现了预期之内的圆满。在完成学业之余,她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她会去各地旅行,领略自然美景之壮阔,她还会去看舞剧、音乐会和体育比赛,切身感受世界之精彩。对于学弟学妹怎样去度过大学生活,姜嘉锐的建议是大家要尽早建立目标,并为目标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无论是考研保研考编考公,都要有及早的打算,最后才不会手忙脚乱。”
在保研至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史后,姜嘉锐对未来的规划是继续求学深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现在的她也在不断思考以后的路怎么走。
“腹中贮书一万卷”,姜嘉锐始终以踏实沉稳的姿态求学与探知,即便将来是未知的,她的世界也终将是“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路向阳待花期。”
一审:肖珏
二审: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