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袁玥,女,中共党员,2020级历史基地班,现已推免至湖南大学。曾三次获得湖南师范大学综合三等奖学金;长沙银行学业进步奖学金;校级大创优秀项目负责人;参加院团体太极拳比赛,获院级优秀运动员;参演舞台剧“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获省委教育工委一等奖;五四评优优秀志愿者。
(通讯员 娄思米 胡心怡)“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袁玥给人的感觉如古人于此诗中勾勒的模样。与她交流后,她的形象也逐渐明朗:安静,偶尔停息但不忘前进,有上进心,敢于去追求目标,又脚踏实地。
【心无旁骛脚踏实】
谈起学习,袁玥坦言自己的学习习惯与高中有相似之处,即上课和完成作业都保持认真的心态。唯一不同的是,不管是课后交流还是上课回答问题,她都要更为积极地与老师互动,参与课堂的互动。
大一时袁玥便有保研的想法,所以她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设置了一定的要求,希望每一学年都能够保持在这个保研的范围之内。而有了这个短期目标之后,她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加以落实,不断坚持。所以她认为保研最重要的因素是持之以恒,“虽然我并不是把每一个阶段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但我还是保持着坚持学习的习惯。”
除了“坚持”这一必要因素之外,袁玥还提到了制定目标。她给学弟学妹的建议中提到大概在大二的下学期,大家就可以考虑选定什么样的学习方向了。因为史学研究方向众多,门类繁杂,较早确定方向后,无论是对写学业论文和毕业论文,还是考研或保研,都有所帮助。袁玥自己正是由自我兴趣出发,审时度势,综合考虑,最终确定了蒙元史的研究方向。
在脚踏实地与知晓目标的加持下,袁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行之力则知愈进】
袁玥曾是校级大创优秀项目负责人。大一时,她跟随一个项目制选课的老师完成项目,由于老师侧重研究非遗领域,以及给予了她相关的研究角度建议,而作为湖南本地人,自身对汨罗江流域较为熟悉,所以她的具体课题是汨罗江流域文化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于在项目中最大的收获,她认为通过大创自己更加深入参加了社会调研和多样实践活动。她印象深刻的场景是采访长乐古镇的非遗传承人,于长乐台阁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除却专业相关的实践经历,作为五四评优优秀志愿者,袁玥还有丰富的志愿经验。她分享了自己在参与“善校有你,关爱老人”的志愿活动时的体会,她觉得不仅仅是自己在服务老年人,老人家也在给予她温暖和帮助。她举了一次去做志愿活动的例子,有个老爷爷笑眯眯地看着她,从口袋里掏出了一点零食递给她,甚至想留她在敬老院吃饭。她从中体悟到了志愿活动是一个双向服务与双向帮助的过程,在志愿服务当中可能会有辛苦,但是也能收获快乐。
此外,袁玥还曾报名参与三下乡活动,曾在舞台剧中担任角色。关于为什么会去参与种类如此丰富的活动,袁玥说首先是出于好奇心理,然后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有趣的地方,所以她建议学妹学弟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且学长学姐较为推荐的活动。
【静待花开终有时】
总结对学弟学妹的大学建议,袁玥觉得大家还是要尽己所能,专业要认真加油学。她最初大一入学时也觉得整个人有一些迷茫,上课不够完全专注与用心,但是到了大二大三后,她慢慢觉得自己探索到了这门学科有趣之处,逐渐能全身心投入听讲。所以,起步时的磕绊或懵懂不过是实现长远目标路上的一隅,重要的不是马不停蹄,而是绝不要进退维谷。
所谓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袁玥对爱好意义的看法是史学研究相对枯燥,形式较为单一,爱好能够使自己劳逸结合,让身心休息一下。她喜欢骑行与长笛,但实际上大学前三年没有花特别多的时间在爱好上面,所以她规划道,“可能到了大四或是有闲暇时间了以后,再会做一点自己的事情。”
袁玥目前在学拉丁语,契机是读了一本高卢战记,觉得有一些意思。而拉丁语与她所要研究的蒙元史有联系,虽然要真正实现这个联系还要等待很长的一段时间,但她已然整装待发。在专业规划方面,袁玥希望打好基础,比如元史蒙古秘史与《圣武亲征录》等,《史集》之类的书目她也计划有一定的了解。
静待花开终有时,袁玥始终是援梯而上,稳步前进的。“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她已在路上,即将到达远方。
一审:吴雨婷
二审: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