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郭秋瑞,男,2021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曾任地科院学社管财务部干事,地科院团委基建部干事、天文地理协会理事、地理信息科学2021级组织委员、地理科学学院辩论队四辩。曾连续两次获校一等综合奖学金并获“三好学生”称号,2021—2022年度院级五四评优“十佳文体尖子”称号、2022—2023年度院级五四评优“十佳学习尖子”称号。曾获得2021年地科院新生杯辩论赛“最佳辩手”称号、第六届蓝田杯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称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校级三等奖、湖南省第六届大学生测绘综合技能大赛GIS应用赛项一等奖。
(通讯员 穆思雨 秦好艺 王含溪)人生如同在海上航行的一叶小舟,有人选择随波逐流,有人选择勇立潮头、浪遏飞舟。郭秋瑞正是后者,不仅敢于迎难而上,还不断挑战自己,勇于跃上更高的浪头,用自律、坚毅谱写出激昂向上、拼搏无悔的青春篇章。
【御风以翔,破浪以飏】
兴趣是人生道路最好的导师。怀着对地理的浓厚兴趣,郭秋瑞选择了地理科学学院。在接触大学专业课程之后,他发现地理信息科学更倾向于计算机的方向,也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但他仍然认真学习相关内容,充实自我,而非浑水摸鱼。
攻克一个目标的最好方法是将其细化、分解。说起对专业的理解,郭秋瑞侃侃而谈:“GIS可以理解为地理的信息科学,大部分课程和技能都是为了时空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他用类比巧妙地解释着,“像是信工院的专攻地理数据应用的学科。”
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得他对学业的理解更上一层楼。“注重平时和期末两个阶段,总原则是勤能补拙。”他建议在复习时将科目划分为理论,非理论,数学,软件,算法类等类型,对症下药,侧重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复习。
【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尽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业压力繁重,郭秋瑞还横跨极大差异辅修了法学。他选择辅修法学的原因大胆恣意,可以说是带着少年意气。“纯粹的动机,就是因为我热爱这个东西。”他也没有考虑辅修法学对考公保研等的帮助,“大学期间的话,我觉得有些东西不用这么功利。”于他而言,这次勇敢的尝试,不仅弥补了高考后爱而不得的遗憾、少年时的意难平,还对个人发展有所裨益,“有了一定的法学基础,可以提供给我不同的看世界的角度,如果之后自己遇到了相似的法律问题,法学知识也成为保护自己的工具。”
吉姆·罗恩曾言:“我们都得承受二种痛苦中的其中一种:纪律的痛苦或后悔的痛苦。”为了避免后悔的痛苦,郭秋瑞严格律己,在大学的前半阶段早早做好大致规划,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他平时也很少浪费时间来进行无意义的娱乐。这样高度自律的思想,让他充分利用时间,不负青春的理想。
有了长远的目标,才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沮丧。即使偶有抱怨,抱怨过后依然充满着对前行的动力,“打败自己的玩心”,朝着目标继续努力。
【鸿鸟只思羽翼齐,点翅飞腾千万里】
辩论,一场智慧的较量,一片思想的交锋。作为地理科学学院辩论队的一员,郭秋瑞多次代表学院在赛场上大放异彩,展示出专业的辩论素质与辩论技巧。然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初入辩论赛场,他也会像初生的雏鸟,对世界充满好奇,却又不知所措。正是以这样的起点,他开始了辩论的旅程,也开始了自我发现的篇章。
为了构建有说服力的论点,他和小组七点集合,不断地讨论各自的论点、数据、想法,不断地将论点、攻防推倒重塑。辩论场上风云变幻,太多的意料之外让他从一个被牵着鼻子走的“小菜鸟”逐渐如鱼得水。从清早到半夜进行无数次模辩与复盘,就算为找不到数据与实例而焦头烂额,因写稿背稿熬到凌晨三点而疲倦,他仍带着信心与热情继续前进。
辩论不仅仅是一场竞技,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这里,他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面对压力,如何保持冷静;学会倾听——倾听对方的声音,内心的声音;学会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独立思考,如何在多元化的世界中坚守自己的价值观。
【春光好去莫惆怅,必斩长鲸须少壮】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是自由的、热烈的、是散发着罗曼蒂克气息的。而郭秋瑞回顾过往三年,他的生活充斥着忙碌、不断的挑战与搏击,即使这样也无法浇灭他实现目标的强烈渴望。
无法放弃的心中热爱,他牺牲休息时间弥补少时遗憾;因学业忙碌而错过的一些风景,他用加倍的努力去换未来更加辽阔的人生旷野。谈及大学感悟,郭秋瑞说:“不管做什么选择,日后想起来难免会有遗憾。不纠结过去的选择,不自满当下的成绩,不幻想未来的发展。无愧于心,立足当下,尽力而为。”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愿意在人云亦云中踽踽独行,就算百花园中只能孤芳自赏,他也愿意成为自己的知音,谱出一曲自己的高山流水。
一审:肖珏
二审: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