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宋子玉,男,黑龙江大庆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0级历史教育三班学生,现已推免硕士研究生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曾任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校团委创业实践中心副主任,现任20级历史教育三班副班长。曾获2020-2021学年度一等综合奖学金及“湖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称号,2021-2022学年度特等综合奖学金及“湖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标兵”称号。获得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口述史交流赛三等奖。2022-2023年度“校十佳共青团员”。2021-2022年度“校百优共青团员”。2022年湖南师范大学“新东方优秀学生干部奖”。2021—2022年度优秀学生会干部。2022年湖南师范大学“林增平史学奖”三等奖。2021年校田径运动会突出贡献奖。2021-2022学年度院五四评优“优秀学习尖子”称号。
(通讯员 邹卓汐 胡心怡)浮华世界,你可曾静心聆听过从过去传到未来的回响?倾听历史独白,寻觅历史足迹,是宋子玉长久以来的坚持。他细细研读着这本厚重的大书,以自己的方式讲述延续着过往的记忆。初见时的彬彬有礼,采访时的侃侃而谈,无一不让人如沐春风,不由感叹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谈起与历史的缘分,宋子玉戏说道:“高中读书时,就历史学得最好,学历史总是能让我有获得感与成就感。”于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将历史专业作为了每一个目标院校的第一志愿,最终顺利地进入了湖南师范大学的历史教育专业。在宋子玉看来,历史是一个非常有人文情怀的学科。相比于理科专业既定的条条框框束缚,历史学则更加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研究方向,在学习中以古鉴今,启发自己的心智。著名史学家钱穆曾说:“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正是这种温情与敬意,指引着宋子玉在历史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探索。他总是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各种专业书籍,杨天石、黄道炫、杨奎松......都是他心向往之的学者。
学习之余,宋子玉也喜欢参加各种名家名师的讲座,这不仅可以帮助他提高史学素养,还可以让他接收到丰富的研究经验与先进的学术观点。这样孜孜不倦的学习,无疑使宋子玉的个人学科素质不断提升,也为他后来保研北京师范大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除了历史,宋子玉平时也热衷于阅读,不止专业书籍,他的阅读涉猎很广。余华、莫言等大家创作的文学类小说,汪曾祺的散文等等,都是他广泛阅读的选择对象。当问及他最喜欢的一本书时,宋子玉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最喜欢杨天石老师的《找寻真实的蒋介石》,算是我的入门启蒙书籍,其中丰富的史料运用以及日记的选用都很巧妙,也非常的客观真实。”在喧嚣繁杂的世界,静心阅读就变成了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当闲暇时,宋子玉喜欢去全国各地旅游。在陌生的城市散散步,一点点地丈量世界,体会沿途的风景,感受旅行带给生命的独特意义。
【手不释卷,学而不倦】
在三年的学习中,宋子玉始终名列前茅。尽管他兼任多个职位,忙碌的学生工作也没有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当工作很多的时候,宋子玉会尽量协调好时间,通过减少休息、熬夜等方法来平衡学业与工作任务。虽然有时也会觉得辛苦,但是困难总会过去的。宋子玉就这样一路打怪一路升级,直到大三。由于一直保持着优秀的专业成绩,宋子玉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学校推免资格。在准备保研的时间里,宋子玉出于对学科能力与自身实力的考量,确定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复旦大学作为目标院校,最终顺畅地完成了北师大的面试,成功被录取到中国史专业。在成百上千个日日夜夜里,也许曾有过犹疑与彷徨,但宋子玉从未动摇,坚定地朝自己的目标迈进。听讲座、参加竞赛、阅读实践......保研时走过的每一步路都算数。当得知保研结果时,宋子玉并没有太过惊喜,更多的是石头落地的感觉。“你花了很久的时间一直与这个东西搏斗,最终你胜利了,会觉得很解恨。”宋子玉解释道。也许是长时间憋着一口气地努力,早已预判了未来的结局,于是比起激动更多的反而是平静。
在接下来的研究生学习中,宋子玉将会继续在中国近现代史这片土地上深耕。中国近现代史在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是在宋子玉看来,也可以说是一段奋发的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路走来屡仆屡起,愈挫愈奋。这些进步是振奋人心的,近代中国作为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对他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这也是宋子玉选择其作为研究方向的重要原因。在问及对未来的展望时,宋子玉直言会先完成好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力争上游。平时多读书,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语言成绩。后续会有读博的打算,继续做学术研究,有机会的话可以留在大学任教。他坦然地说:“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学者。”
【笃思躬行,勤耕不辍】
在大二下学期,宋子玉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口述史交流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他与同组同学合作完成了口述史报告,在这一过程中,也遇到了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等问题,但他们都逐一克服了。与当地人的交流让研究变得更贴近生活,所带来的意义对宋子玉而言是不同的。找寻原始史料,收集整理成文献资料,记录下活的历史,都让他感到新奇激动。在一开始,宋子玉小组便设定了采访一百个人的目标,虽然过程很曲折,但最后也圆满完成。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宋子玉结交到一些新朋友,也丰富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而竞赛也倒逼着他去追求更好的自己。
在采访的最后,宋子玉也给有保研目标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了一些建议。一是要学好专业课与公共课,努力获得保研名额。二是多看专业书籍,多听讲座,培养相关的学科素养。三是多参加学科竞赛和学术论坛,提高竞争优势。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历史学界会迎来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见习一审:曹彤
二审: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