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丁梓玥,女,中共党员,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20级法学卓越班学生,现已保研至山东大学刑法学专业。现任法学院2020级法学卓越班学习委员,曾担任学社管活财部副部长。曾获“十佳学习尖子”称号和“湖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称号。2022年5月,参与“麓山杯”模拟法庭竞赛并获优秀奖;2022年9月,参与法学院第二期论文竞赛并获二等奖;2022年10月,以《湖南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以典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为切入点》为作品参与湖南师范大学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
(通讯员 肖乐荣 张榕哿 乔羽)面对前进路上的黑夜,她奔跑,眺望,期待,用心中开出的花去迎接,去拥抱。她如何静候花开?拥有对事物探索的激情,拥有自己的生活节奏,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变化的一切,接受旁人爱的浇灌,也许这就是她的答案。
【兴在趣方逸,欢馀情未终】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丁梓玥选择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刑法方向的研究生。人们在面对选择时都会被许多的原因所左右,而促使丁梓玥做出选择的原因则是成长路上与良师益友相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刑法研究的兴趣。丁梓玥说:“通过老师生动的讲述,我觉得每个刑法条文是具体和鲜活的。”兴趣能让枯树开出花,能让黑夜有星光。因为兴趣,她上课紧跟老师的节奏,努力消化老师讲授的每一个知识点;她认真研究老师在课堂上列举的案例,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她仔细阅读老师推荐的论文、书籍,随手记录自己脑海中每一个灵感迸发的瞬间。
作家张洁曾言:“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丁梓玥从不认为自己有才华,也从不觉得自己是天才。她总是在问自己:怎么才能变得更优秀?她用自己的坚定行动给出了回答:她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积极参加学术竞赛,为生态保护添砖加瓦;她在图书馆里挑灯夜读,《犯罪人论》《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等著作成为她上升的阶梯。这何尝不是惊艳的蜕变?这何尝不是勤能补拙的生动诠释?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目标,那便视心中之爱为点点星光,走向刑法的美妙世界,走向一个闪闪发光的舞台,去吟唱她的下一首动人篇章。丁梓玥做到了:她像李白一样诗酒趁年华,酿一壶热爱的玉露琼浆,在北风猎猎时痛饮,大喊不悔!
【心安如静湖,处处皆清欢】
心安似湖,静守芳华。丁梓玥在生活中是安静的,内心是平和的。她喜欢听歌,喜欢通过耳机、通过歌词,去感悟生命之绚烂、个性之多样。她曾用这样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歌曲的喜爱:“听到自己很喜欢的歌的时候,会感觉这是降临在平淡生活中的礼物,给我的生活增加了一点色彩。”每当她走在林间小道上,耳机中的歌让她放松,让她用心感受今天,感受光阴划过纸页的声音,她在《半边山半边海》中领会不一样的风景;在《涂鸦森林》里体会天真与倔强;在《处处吻》里体验广式浪漫。通过听歌,她从紧锣密鼓的学习中抽身,尽情徜徉于音乐的汪洋中,感受到了短暂但美好的平和。
生活的一撇一捺下是千山万水,是呼啸的巨浪,但丁梓玥保持着纯洁的爱,童真的心,去认真接受生活中的好与坏,美或恶。丁梓玥说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会保持着童心,在外人看来会有点‘幼稚’,甚至有一点‘钝’,但是这样我不容易变得焦虑,更能使我专注于事情本身。”孩子般的天真,成人般的力量,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她。丁梓玥选择性地屏蔽外界杂乱的声音,在自己的世界里描绘加菲猫的有趣生活,在汤姆与杰瑞的追逐游戏中放松自己。保持童心对她来说是疲惫生活的解药,是枯燥日常的调味品,也是一个难得的避风港,里面有对于昨天的释怀,对今天的包容,对明天的希望。
乔吉拉德说过:“我要微笑着面对整个世界,当我微笑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对我笑。”拒绝焦虑,拒绝内卷,迎合自己,这可能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对此丁梓玥给出自己的成长答案:“每个人的起点和终点都不一样,开出来的花也不一样。我认为我们应该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学习、生活。”她将平和之心化为船边小浆,静静地行驶在这广阔天地中,用闲适淡然面对学习与生活。
【教诲如春风,师恩深似海】
丁梓玥一直都对自己的学校和老师有着浓浓的感情,她在谈笑中流露出对大学四年生活的不舍与眷恋。对她影响最深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肖姗姗老师,一位是赵冠男老师。在学习方面,导师肖老师时常关心她的学习状态、复习进度以及备考时的心情,为她排忧解难,给予了她学术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在个人规划方面,肖老师为她厘清未来的选择方向,解答她选择继续深造后的迷茫,使她更加明晰自己的心之所向,做她前行路上的方向标;在保研方面,肖老师耐心地指导并帮助她修改论文,鼓励她勇敢做出新的尝试,也传授给她许多有用的面试技巧。丁梓玥大二时的刑法老师赵冠男也为她的学习和进步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赵老师上课思路清晰,语言生动,降低了理解刑法知识点的难度,也提高了丁梓玥学习刑法的兴趣;赵老师课下耐心负责,向他提出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详细的解答以及多视角的分析。良师给予丁梓玥很多的帮助,这也让她能够不断地向老师取经,积极地询问并持续地进步。她努力让老师们的启迪成为她一生受益的指导。同样的,老师们也在走近她,探寻她内心求知的世界,用爱与温暖去拥抱她的成长与收获。双向的奔赴给予了丁梓玥极大的力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她。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学院尽自己所能释放能量,培育桃李;同时,这也是一个充满底蕴的地方,有着独特的文化与精神面貌:崇法明理,止于至善,法治天下,德善人心。丁梓玥这么说道:“我认为师大给予了每个学子自由、开放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享受学院给我们带来的丰富的资源,让我们有机会参与多样的活动,接触不同的人。在学习之余,我们可以去爬岳麓山,也可以去附近的五一广场品尝美食,学在师大,玩在师大。”饮食文化,风景文化,都是湖南师范大学的独特魅力所在。感情之深,情意之浓,丁梓玥还未离开,却已深深不舍。
她是轻轻雨,在生活静湖里拨起一圈圈涟漪,宁静却勇敢;她是渺渺风,灵动地探索自己的新角落,轻柔却肆意;她是星星火,点亮了属于自己的浩瀚星空,微弱却夺目。丁梓玥的路将会是一首诗,烟火里星辰为词,落霞与浪对峙。
见习一审:吴雨婷
二审: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