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青衿芳华】刘思诒:心之所向,山海无阻

日期:2023-12-21 10:14浏览数:




人物简介:刘思诒,女,中共预备党员,湖南人,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21级学生,现保研至上海财经大学。专业为经济学,辅修法学。曾获第八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省级三等奖,主持学院科研项目“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内外资企业异质性视角”。曾带队开展三下乡调研活动,报告《农村产业融合:金融支撑还是人力驱动》(第一作者)被收录湖南师范大学暑期优秀调研报告集萃,预经湖南师范出版社出版。

(通讯员 谭杰方 郭思彤 廖雨彤)生于三湘,她是这钟灵毓秀之地孕育的一株盛放的花;展向春申,她是那车水马龙之处沉淀的一块温润的玉。矢志不渝是她的武器,潜心坚定是她的锋芒。她的历程,是金石为开,是满载而归,更是一路生花。

心无旁骛,风雨无阻

“唯有专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学问上,才能事半功倍。”当被问到自己的专业课心得时,刘思诒说:“专注是专业课取得优异成绩的秘诀。”在学习过程中,她会屏蔽消息,排除手机干扰,全身心投入。此外,刘思诒注重“学习仪式感”,她认为整洁的学习环境是学习时心无旁骛的前提,这也是她达到“沉浸式学习”的重要原因。

在学习主修专业之余,刘思诒对法学颇有兴趣,并选择其作为辅修专业。然而,她的辅修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辅修与主修跨度大、辅修影响主修专业课成绩等问题曾让她感到碰壁、彷徨、焦虑,但她相信每一个困难都有其解决之道。学科跨度大,她便一点一滴地积累,打牢学科地基;辅修影响主修专业课成绩,她便及时调整辅修时间,以主修为重心。苦尽甘来,刘思诒的法学辅修学位学士课程前两学期平均绩点达4.29,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历经风雨,方见彩虹”的真谛。

面对焦虑和困难,她从不曾放弃,而是笑着说:“熬一熬就挺过去啦,回头看时只会留下一芷欢喜。”

【缪力同心,和衷共济】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亦趋。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刘思诒始终坚信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

在电子商务竞赛中,刘思诒作为队长,主动与指导老师交流,成为指导老师和队员之间的连接枢纽,积极组织成员开展头脑风暴,努力将团队力量发挥到极致。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刘思诒与其团队携手踏上探索农村产业发展之路。实地调查农村产业发展助她知悉农村产业融合问题,集思广益的团队交流让她创作出出彩的文章。其团队最终报告《农村产业融合:金融支撑还是人力驱动》被收录湖南师范大学暑期优秀调研报告集萃。

在团队中,她既可以是一个不骄不躁、身体力行的领导者,也可以是一个古道热肠、风雨同舟的好队友。她说:“无论是担任队长还是成员,团队协作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点。如果团队成员都能拥有通力协作的意识,那么大家便能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共迎挑战!”

亦师亦,助梦生花】

“得遇良师,何其有幸。”在探索和追逐的路上,一个人的摸索仿若伸手不见五指,但刘思诒幸运地遇见了两盏明灯。当笔者问出“有没有一位对您影响深远的导师或榜样”时,刘思诒眼中的光芒瞬间被“点燃”了。她分享了她与陈光华老师和唐玲老师的故事。在她的叙述中,笔者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陈老师的责任心与唐老师吸引人的授课风格:“他们不仅是老师,更像是朋友。”在谈及这二位老师时,刘思诒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陈老师是她竞赛的启蒙导师。虽然工作繁忙,但陈老师在带队参赛时总能关心到每一位队员,大家都能感受到陈老师的关照。唐老师是她科研的“领路人”,在她的学业、生活上都辅以过耐心的指导。而特别有缘分的是,唐老师最后也成为了她毕业论文的导师。如果刘思诒的大学生涯是一场舞台剧,那么老师这个角色在剧中一定是举足轻重的。漫漫人生路,最幸运的事莫过于结此二位良师。

回望过去几年,收获可谓“琳琅满目”:亦师亦友的人生导师;实践中提升的个人能力;以及历尽千帆后搏得的可期的未来。时光如白驹过隙,大浪淘沙过后,留下了满地晶莹。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年如一日的矢志不渝,才能在此刻换来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在识海的路途跋涉中,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追梦的披星戴月里,应不惧荆棘,砥砺前行;在千帆过尽后,猛抬头,眼前即是山海无阻。

见习一审:肖珏

二审:王晶

上一条:【青衿芳华】梁嘉怡:卓越为羽,机遇为翼,自攀青云

下一条:【青衿芳华】蔡振霄:心有远方,行自明朗

【关闭】